尤其是最後壓軸三千玄甲衛,更是讓許多人熱血彭拜。
從而也讓許多漢子,有了一股加入大明軍隊的慾望。
“大孫,咱已經很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開心過,這次的閱兵,好,非常好,展現了咱大明的氣勢,尤其是那些小國使臣。”
“咱聽天界寺對的僧官傳信過來,他們呀,最近對咱大明可是崇拜得很,甚至有不少的使臣,想要直接入咱們大明戶籍。”
“你說,這不是胡鬧吧,他們都是自己國家的代表,加入咱們大明,算是個什麼回事。”
朱元章裂開嘴,一邊笑著,一邊說道。
在十月初一後,也是連著三天早朝給停了。
這倒不是說朱元章突然就變得懶散了,而是在閱兵後,朱元章的喉嚨嘶啞得太過厲害,無法說話。
作為大明皇帝,這樣的狀態去上朝,肯定是有失皇家尊嚴。
尤其是在大閱兵的剛剛過去。
於是朱元章乾脆就趁著這個點,直接下達諭旨:與民同樂,停早朝三日。
當然,早朝是不用上了,但也不存在放假,該乾的活,一個也少不了。
沒有早朝,還有奏章嘛。
有什麼問題,那就透過奏章來表達。
“爺爺,那些小國使臣,都是被咱們大明的軍威給震懾了,所以才會如此。”
“向他們展現一下咱們大明的厲害,這還是很有必要,免得一個個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朱英笑著回道。
其實這樣的對話,在昨日老爺子的嗓子恢復的差不多的時候,都已經被重複過很多次了。
老爺子每次聊,都要把這件事翻出來說一說。
朱英並沒有煩躁。
因為他知道,這是老爺子對自己的驕傲。
朱元章說完後,再次喝了一口熱茶,太醫囑咐,唯有多喝熱茶,才能讓嗓子迅速恢復。
放下茶杯,朱元章繼續道:“大孫,有建事你還不知道,咱聽錦衣衛說,翰林院那邊正商量著對付你呢。”
朱英聞言有些奇怪,不由問道:“翰林院?他們對付我幹嘛,我好像從未跟他們有多大的接觸,難道是因為李翰林的緣故?”
這也是朱英能夠想到的地方,翰林院的李衛良,是之前給他送前宋典籍被朱英看上的人才。
朱英發現李衛良的才華很高,最主要的是,在性格和原則上,都很有底線。
這個人在明初沒什麼名氣,史書上也沒有記載。
但才華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從那之後,朱英會給部分地方上的奏章,讓李衛良提出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