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的發展,是一種趨勢,這個朱英很清楚。
現在的大明寶鈔是洪武八年開始,迄今不過十七年,有點小崩,但還是很有購買力的。
朱英想要做的,就是迅速提升大明寶鈔的信用價值。
當然,還有把大明寶鈔,擴充套件到大明之外去,這次的安南,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朱元璋對大孫這樣的方法,感到很新鮮,也很贊同。
“這次去安南,定要準備足夠的寶鈔,這樣咱們大明過去的將士,一下子就能變得富有起來。”
朱元璋笑著說道。
朱英回道:“讓安南王室承認大明寶鈔不難,但要讓其百姓認可,就有些難度了,這其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手段才可以。”
談到經濟體系,朱英的見識很容就能讓老爺子眼前一亮。
雖然朱英前世並非什麼商人,但哪怕是九年義務教育,也能夠很好的處理古代的經濟交易了。
“大孫給咱說說,得要哪些手段才行,咱也好生了解一番。”
朱元璋直言說道。
他並非是那種不聽從建議之人,大孫表現得越是優秀,朱元璋便越是開心。
歷朝代中,皇帝和儲君的關係一般非常的微妙,很多皇帝甚至極為顧忌儲君。
但這些放在朱元璋的身上,沒有太多意義。
在思想上,朱元璋更多還是處於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思想為主。
還沒到皇家無情的那個概念,反而是兒子孫子越優秀,他就越開心。
朱英點點頭,開始講述起來。
“想要安南的百姓承認大明寶鈔,前期的關鍵就是在於寶鈔所能帶來的購買力,在這一點上,我大明五萬將士,肯定不能是空著手過去。”
“必須要帶上足夠的貨物,
且這些貨物對於安南貴族階層,有足夠大的影響力,一個國家對於寶鈔的認可,必定是由上而下的。”
“這些方面孫兒會考慮好,打造一些在安南人看來,為我大明稀罕物件的玩意,定能吸引到安南貴族。”
“尤其是顏色更為鮮豔的絹布,對於安南貴族來說,必然是極大的一股衝擊力。”
聽到大孫說到絹布綢緞,朱元璋不由贊同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