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於是從知縣手裡分權了一個單獨的部門。
別小看捕快,巡捕這個位置。
在此前,都是知縣直接任命的,說誰上誰就上,俸祿不低,還有權勢,對於平頭來百姓來說,那就是官,雖說其實是役。
放眼大明上下,基本就沒什麼窮捕快。
至少吃食是不用擔心的,哪怕是在京師,五城兵馬司的巡捕們,一般的早點,攤子上隨便拿。
至於給不給錢,完全看心情。
或者說真要給了,那些商販也不敢要。
還有幫派的好處費,等等一系列油水。
不說大富大貴,但絕對是衣食無憂的。
這也是為什麼劉三吾會發脾氣的緣故。
“不行,我必須向陛下上奏,絕不可如此。這是要毀了讀書人的根基呀,長期以往,還有多少學子寒窗苦讀。”
“讀書不如當兵,往後我大明,將會是怎麼的一幅場景。”
“我這年紀也大,老骨頭,活不了幾年。若是在這件事上,能夠讓老夫的性命,讓陛下清楚此事,也算是值得了。”
劉三吾說著說著,語氣開始激動起來。
周圍一個劉三吾曾經的學生,深深作揖道:“先生如此,吾莫不敢跟從,若是先生上奏陛下,還請在奏本中,加上我的姓名。”
這名學士說完,周圍人無不動容。
有人帶頭,馬上第二名學士也站了出來,緊接著是第三名,第四名。
很快,翰林院中,呼聲越來越大。
“好!好!好!吾道不孤!”
“不過這件事情,就讓老朽一人上奏足以,如此聯眾,易讓陛下覺得有逼宮之嫌。反倒壞了事情。”
看到大家如此支援,劉三吾老懷欣慰,不過在官場上沉沉浮浮的劉三吾,終究還是懂得陛下的脾性。
真要大家都給上了名字,這翰林院,怕是連草都要換一茬。
陛下那等人,可不是說文人抱團,就會讓步的,只會暴怒,從而導致慘案。
就在劉三吾準備行事的時候,一名白臉學士上前說道:“先生,我聽說此事,最初是由長孫殿下提出。”
話說到這裡,白臉學士立刻禁聲。
不過劉三吾,包括其他學士,本來熱烈的氣氛,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
長孫殿下的事情,在大明,尤其是京師的上層圈子來說,已經算是個公開的秘密了。
既然是秘密,還是皇家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