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底層長大的他,對於這些蠅營狗苟之事,最是清楚瞭解,什麼綠林好漢,不過都是些欺世盜名之輩。
“好,既然開了這個頭,那就把事情做下去。大孫說得很有道理,咱這裡是京師,大明的國都,容不得這些苟且之事。”
朱元璋贊同的說道,對於大孫心中能夠時刻裝著百姓,比較欣慰。
這說明大孫執政後,定然是個明君。
且以大孫的性格,也不缺乏雷霆手段,這樣的繼承人,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對比歷史各朝代的皇帝,向大孫這般出色的,真沒幾個。
從前看來,大孫流落在野,似乎很是缺失帝王之道的教育。
但是現在看來,流落民間也有流落民間的好處。
至少更加明白民間疾苦。
“爺爺,關於老兵退役的事情,現在兵部那邊的章程可是出來了。”
朱英問道。
在此之前,朱英就提出過一個方案,對於縣城的分權而治。
在大明如今,知縣又被稱為縣太爺。
太爺這個稱呼,在以宗族為單位的百姓裡,是很高的尊稱,同時也體現出知縣在縣內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現在朱英提出來,就是將知縣的權力進行分散。
這倒是不是什麼很難理解的事情,如同是對比京師這般。
為何說京師政治清明,其實不單單是天子腳下的緣故,而是有著完整的管理體系。
司法有刑部,抓捕有五城兵馬司,還有錦衣衛這等如同檢察院一般的存在能夠上狀。
在地方上,就是知縣一套班子人馬,管理偌大的縣城,跟土皇帝沒啥區別。
朱英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地方上的武裝力量,給抓到手裡。
也就是後世耳熟能詳的公安系統,不過現在朱英準備成立的叫做治安署。
治安署的建立,將分走知縣手中的緝捕權等武裝職能,跟京師的五城兵馬司大同小異。
往另一個方面說,相當於五城兵馬司下屬機構。
這個事情,是獲得了老爺子的同意的。
在朱元璋看來,收走知縣手中的兵權,也算是個不錯的法子。
更加利於兵權的集中和統一。
而朱元璋也清楚了大孫的想法,那就是將縣城當成國家來安排。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