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士兵們的思想,往家國大義上面靠,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朱英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最大的還是來源於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的出現。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戶籍上的也只有六千多萬人,滿打滿算大概在一億左右。
番薯等作物,在如此大的疆域裡,完全可以解決大部分百姓吃飯問題。
這就是朱英敢於改革的底氣所在。
得先解決溫飽問題,很多改革才能跟上,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沒有誰餓著肚子來支援的。
聽到這話,諸多將領這才放下心來。
很多老兵,都指望著這個路子來錢財,真要絕了,雖說不至於兵變,但涉及到的問題很大。
這事定下基調後,藍玉等人也大概清楚了朱英往後的執政方向了。
其實這個對於朱英來說,非常的重要。
淮西武將集團,毫無疑問是支援他的,所以他的思想,必須要從中貫徹下去。
若是自己的親屬勢力都不能貫徹,那改革就是無稽之談。
更加會影響到朱英上位後的權力把控。
談完正事後,便就是推杯過盞,緩和氣氛。
......
瘟疫的事情傳到京師,很多人對於虞王陌生,在這其中並不包括朱允炆。
“娘,大哥此次拯救如此多的百姓,怕是會得到皇爺爺極大的讚賞。”
春和宮後殿,朱允炆的語氣中,充滿了酸味。
哪怕是覺得自己的太孫位置保不住了,但午夜夢迴的時候,他還是想要掙扎一下子。
其實朱英去瘟疫地區的時候,在朱允炆的內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傳來訊息,大哥感染瘟疫不治而亡。
可惜,現在的朱允炆並不知道墨菲定律。
越是想要啥,越是不可能有啥。
朱允炆很清楚,就這件事後,大哥的名聲,算是在皇宮之外徹底的開啟了。
或許很多百姓不知道虞王和皇爺爺是什麼關係,甚至會誤認為是某個皇子,但這並不影響當身份曝光後,大哥的巨大聲望。
谷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