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 (2 / 3)

這些透過馬拉火車抵達北平的將士,精力充沛,下車就能投入戰鬥,而且完全不用擔心後勤的問題。

只需要攜帶少許的乾糧,後續的糧食馬上就能轉運過來。

不間斷的運輸,如同流水線一般,隨時都能將軍隊調集過去。

這還是從京師抵達北平,沿途中加入的軍隊,只會更快。

軍事上如此,這麼一條木軌帶來的經濟效益,更加的超乎想象。

這和大運河實際沒啥區別。

非戰時期可以起到溝通南北的作用,對於解決目前大明南北漢人尖銳的矛盾關係,有著顯著的效果。

定都南京的朝廷,和北面的地域問題將會得到改善,朝廷對於北方地域的掌控力,也會隨之增強。

木軌在大量使用下,所產生的養護成本,單單就溝通南北經濟利潤,完全足以抵消。

木軌隨後再可以進行升級。

比如在木軌上包上鐵皮,這般耐久也會持續提升,沒那麼容易損壞。

持續過渡到鐵軌的到來。

當然木軌也不是說一條軌道從頭到尾直通到底。

可以理解為後世公交車站的概念。

若遇河流,自然就是下車搭船,若遇大山,便就步行爬山。

靠現在的人力去挖一條隧道,那完全就是異想天開了。

遇到不好假設木軌的地段,軍隊就採取急行軍的模式,然後上了車開始歇息,使用乾糧。

就算是延長一些時間,也能極大程度的縮短整體所用時間。

木軌的維護交給木軌通行附近的村子,為其適當減輕賦稅,這般算下來,養護的成本也不會太高。

且就一條木軌,對於大明來說,並沒那麼大的負面影響了。

“本不該這麼著急。”

朱英有些懊惱。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老爺子發火,卻是因為他自個還沒理順,便就開始講述了。

“看來得等老爺子氣消了,再尋個時機述說。”

想到這裡,朱英便拿出筆墨,開始書寫關於木軌的最佳化方案。

木軌的施行,只有趁著老爺子還在的時候,才可以實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