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繩槍的產出,現在已經初步開始增加,將步驟細化過後,很多學徒上手也非常快,尤其是槍管內的膛線,木匠們也製作了新的方式。”
“現在火繩槍每月可產出最低五百支以上,到後面增大規模,還能產出更多。”
葉月清有些激動的說道。從每月不過幾十支,到現在每月五百支,甚至後面上千支。
用不了多久的時間,就可以大規模的裝備到軍隊之上了。
在說完後,葉月清又有些懊惱的說道:“只是關於火藥的配比,現在還沒有太大的進步,屬下改了很多次,依然沒有感覺到威力有所變化,似乎相差不大。”
朱英聞言,安慰著說道:“你已經很厲害了,半個月達到這般情況,已經是遠遠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朱英是真的被震撼了一把,他這次過來只是順便看看,是否在畜力車床這塊,有什麼錯誤的地方,或者憑藉前世的記憶,指點指點,加快進度。
然而沒想到一切竟是如此般的順利,這個過程快得超乎他的想象。
其實朱英不知曉,這跟目前大明的情況,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是朱元璋對於火器軍備這塊,本就非常的重視,所以兵仗局無論是什麼工種,開出的待遇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都算是比較豐厚。
在質量上,朱元璋的要求極為嚴格,所有生產的軍備都要刻上製作者的代號,一旦有殘次品的出現,就要進行追責。
雙管齊下,大明兵仗局聚集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且追責的方式也逼迫所有人在工作時,不敢掉以輕心。
有著這般底子,這一切才會進行得如此順利,若是換到明末,一年半載能出這個成績,都算是極為不錯了。
“火藥配比這塊,你跟我說說,是怎麼個實驗方式。”朱英不由問道。
葉月清回道:“按照東家給的方式,屬下按照大致為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比,進行細化,並且儘可能的減少其他雜質,只是目前還沒有效果。”
朱英點點頭,火藥的最佳配方,自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實驗出來的,不過這東西有個大致的方向,應當不需要多久的時間。
“慢慢來,總結前面的配比,將所有的方式都記錄下來,自然不會需要多久。”朱英勸說道。
葉月清聞言,有些無奈的說道:“只是東家,屬下試驗這些配方,發現威能的相差好像都差不多。”
朱英皺眉,問道:“你是如何進行配方試驗的。”
葉月清也沒多想,直接將自己的方式說了出來。
聽到葉月清講述的方法,朱英苦笑不得。
難怪火藥司這麼大的硝煙味,原來是葉月清為了節約,所以配比都是直接做到的了火彈裡面,順便測試火繩槍。
“你這般試驗配方怎麼能行,根本無法看出威能的變化。”朱英說道。
“那屬下應當如何。”葉月清有些模糊的問道。
朱英解釋道:“細微的變化,在火彈上根本難以體現,這個時候你可以加大火藥劑量,用火炮來試驗配方,火炮轟出時的效果,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聽到這裡,葉月清才恍然大悟,她這是鑽到牛角尖裡去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沒想到,頓時有些羞愧。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火器的研發,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進行巨大飛越,我相信火藥司在你的帶領下,可以很快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