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人看似不多,但這要看在哪個地方,這裡是京師,大明皇都,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英原以為自己接觸兵權,或許要等到入宮後才可以,沒想到老爺子動作這麼快。
他也並非是沒帶過兵的,但最多的一次也不過只有千騎而已。
畢竟朱英一直都是以商業活動為主,只有在原始資本積累的時候,才有帶兵作戰,有了起色後就很少參與了。
從藍玉的話中不難聽出,這五千人,定然是精銳中的精銳,否則藍玉也不會親自挑選。
“殿下,府軍右衛的指揮使,是某的大哥。”稍微猶豫了一下,為了怕殿下誤會,藍玉還是補充說道。
“大舅爺?”朱英略帶疑惑的問道。
古代像是大哥這樣的稱呼,尤其是江湖草莽,軍中比較多,朱英的意思就是問是不是親大哥。
對於自身的一些關係,尤其是孃家勢力這邊,目前朱英並不是很清晰,藍玉是因為一直有關注,所以才瞭解,其他的就比較模糊了。
藍玉點頭道:“正是十二衛府軍右衛指揮使藍榮。”
朱英瞭然,還真是親大哥。
天子十二衛,在京師諸多衛所中,算是最為高階的了,皇帝直屬,平時都是護佑皇宮,屬於宮廷禁衛。
雖然很想現在就去看看自己的親衛,不過朱英還是忍住對藍玉說道:“有些事情,當要舅爺知道,跟我到書房一趟吧。”
藍玉不明所以,跟隨朱英來到書房。
“舅爺自己看看吧。”朱英拿出昨日放置的三本奏章,遞給藍玉說道。
藍玉接過,翻開查閱。
奏章上的人名頓時讓藍玉熟悉,連看三本,便就已然確定這幾位都是自己的義子。
對於這三人,其實藍玉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也很是瞭解。
這三人原先是藍玉部下,作戰英勇,敢為先鋒,只不過南征北戰中受傷導致退役,都是如斷手斷腳這般無法繼續呆在軍中。
三人跟藍玉的關係很好,而且不算文盲,多少有些學識,憑藉軍功,就在京師附近的縣城裡從官,品級還算不錯。
其中一人,還是從六品的上縣知縣。
不過看完後,藍玉有些疑惑,沒能明白朱英的意思。
這裡面是跟‘以工代賑’有關的上奏統籌情況,藍玉仔細看了看,也沒瞧出什麼問題。
新以工代賑藍玉也是知曉的,不過對於資料就看不懂了。
看到藍玉的眼神,朱英也不饒彎子,直接說道:“這三本奏章,是我從近百本跟以工代賑有關的奏章中,挑選出來的。”
“這上面的一些情況,和實際出入極大,目前這三本在錢糧問題上,是最為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