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沿海,是倭寇肆虐最為嚴重的地方,畢竟這裡距離倭國最近。
朱棣心中很清楚,大肆胡亂屠殺當地百姓,肯定也會受到地方官員的上奏舉報。
而張玉則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打聽那些村子最為富裕。
就針對這些富裕的村子動手。
能夠在山東沿海地區,經常遭受倭寇的劫掠下,還能維持富裕,大機率就是和倭寇所有勾結。
官員辦案需要講究證據,或者沿海的官員本身也是即得利益中的一員,但這和他朱棣有什麼關係。
在這點上,朱棣算得上經驗豐富了,在自己封地的時候,這事本來就沒少幹。
況且朱棣崇拜的物件就是自己的父皇。
朱元璋在這塊,不大不小也是個宗師級別,朱棣子承父業,差也差不到哪去。
隨著一些很倭寇有關的物品被搜尋出來,朱棣還將部分明顯和倭寇有所勾結的沿海百姓,直接抓捕起來,押送京師。
這一招,當真是滴水不漏。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十個人裡面但凡有三個通倭的人,朱棣殺的人,那就殺得對。
要知道通倭,可是誅連的。
早在洪武八年的時候,朱元璋就下達過諭旨,凡是沿海地區,村內有人私通倭寇者,村人知情不報,與其同罪。
憑藉著這一條法令,朱棣可謂是在山東沿海地區大殺特殺。
十多天的時間,殺一萬多人是什麼概念。
這也就意味著每天朱棣麾下的大軍,都要殺一千人左右。
這一千人裡,約莫只有三百左右是通倭,偽倭。
但其他七百人就真的無辜嘛。
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以宗族為主的百姓,
對於通倭的人就一點都不知情?
他們賺來的錢糧,在村子裡遭遇困難的時候,自然也會回饋給村民。
村子和村子之間,本身也會有許多的矛盾產生,通倭的人,借倭寇的名義,直接進行屠殺,搶掠。
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甚至在官府派人進行排查的時候,村子裡還會為這些人打掩護。
這也是為什麼偽倭總是剿滅不盡的緣故,在山東沿海這邊,對於倭寇的事情,太多的村子都或多或少有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