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 (1 / 5)

或許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最大的區別,那便是在如今的朱元璋身邊,並沒有非常親近的大臣。

曾經的劉伯溫,胡惟庸,湯和等等時常跟隨在朱元璋身邊出謀劃策的臣子們,

一個個病死,老死,或者被朱元璋弄死。

=

能夠勸慰陛下的馬皇后,太子殿下也不在了。。。

洪武二十五年的朱元璋,沒有任何疑意的乾坤獨斷。

早朝上,當朱元璋提出建立農,匠,火器三大學堂時,群臣哪有反對和質疑的道理。

或許他們連其中的詳細都沒有清楚,唯有贊成。

在洪武的文臣只有服從,誰還敢質疑,莫不是最近這段時間,陛下沒有殺人,

就以為刀不快了?

沒有誰這麼想,即便最有骨氣的御史,也不敢在政策上指手畫腳,能搞的事情,就是指責陛下自個不遵守禮法。

不過朱元璋真要犟起來,御史也只有讓步的份,否則也不會到了現在,朱元璋還在自稱‘咱,而不是‘朕。

在確定成立三大學堂後,朱元璋的諭旨也透過驛站開始傳告天下。

“咱成立了三個學堂,天下所有人都可以過來入試,農學堂是琢磨大米,小麥的事,匠學堂是鑄造兵器,打造工具。”

“火器學堂是搞火銃,火炮的活。此番入試進入學堂者,最低每月俸祿二十石,寶鈔二十貫,中外悉知。”

朱元璋諭旨大白話,是所有人都熟悉的事情,甚至連斷句都有,為的就是能夠讓百姓瞭解。

這番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大明京師成立了三個學堂,現在向天下召集能人異士。

只要能夠透過入試的,最低都有不菲的俸祿。

這是一個總綱,當然與其配套的還有關於三大學堂的介紹詳細,以及要求。

這些所屬的相關諭旨及告示,將會傳達至大明一千四百二十七個縣城內。

凡是能夠透過縣城初試著,便可進入府城進行中試,而後全國十三布政司,也就是十三個省城裡進行終試最後便是送到京師進行面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幾乎跟科舉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內在的含義完全相同,

都是國家招收有用之才。

要知道哪怕是從九品的官員,也不過是月俸大米六十石,寶鈔三十貫。

明眼人都知道,三大學堂初開,擇選的條件自然不會太高,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蝴蝶扇動翅膀,風暴終將出現。

這道諭旨的出現,也就意味著整個大明改革的開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