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麼禮賢下士,而是朱英認為,做學問到這等程度,真沒必要去打擾。
學堂的事,也不是個把時辰能夠急出來的。
大半個時辰後,或許是脖子有些不舒服了,朱這才抬頭。
“皇侄,你怎麼來了,你什麼時候來的。”抬頭的朱看到朱英就坐對面,整個人都懵了。
“沒來許久,看到五叔正在研讀,便就沒有打擾。”朱英笑著回道。
“這這真是,哎是我的錯,讓皇侄久等了。”朱滿臉不好意思的說道。
對於朱英來說,現在的朱有些相當於老宅男的那種型別,不過作為藩王,也有一番氣度,只是對於喜愛非常深入。
“你我叔侄間,沒必要講究這些,過於客氣就沒了一家人的感覺了。”朱英笑著回道,語氣溫和。
聽到一家人這樣的話,朱顯得有些感動。
父皇,亦或是其他兄弟,幾乎沒跟他說過這些。
“對了,侄兒這番過來,是有正事想請五叔幫忙。”朱英也沒轉彎抹角,直接說道。
“皇侄但說無妨,但凡是我能辦到的,絕不遲疑。”朱信誓旦旦的說道,剛才的感動還留在心間。
朱英聞言,便將開辦農學堂的事情,和朱講述起來,甚至深入說到關於水稻培育方式。
譬如除蟲,肥料等等。
這一番話,聽得朱眼睛發亮。
朱本社喜歡植物,是所有的植物,包含水稻在內,甚至很多野菜,那些地方能吃不能吃,都是朱自己動手實驗。
這裡的話,或許有些殘忍,後世關於朱的記載,也有殘暴的名頭。
不同於神農嘗百草,朱是讓別人代替實驗,一般是犯人,有時候也會讓下人吃,然後觀察情況。
朱畢竟是藩王,在藩地開封,宋宮故地也不缺人,給一些錢糧,有的是人自願上門。
“只是我在京師怕是待不了多長,最遲大哥下葬後,就須返回封地。”
朱很是意動,這跟他的興趣非常相符,而且從朱英的口中,他了解到這個學堂將會聚集大量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他不大夫,這事他跟別人說過很多次,但很多人根本不理解這其中的區別。
從朱英的話語中,他感受到認同感。
這該死的認同感,讓朱現在都有一種想要拋棄藩王身份,跟著朱英一同成就農業堂的衝動。
朱英怎麼說在前世也是得過金牌講師榮譽稱號,對於談話的節奏,尤其是挑起他人興趣相關的話術,研究得也不少。
更別提朱,或者說大明如今幾乎所有人,都會受到目光的限制,見識上面遠遠不能和朱英相提並論。
在朱英述說的藍圖中,朱將會是帶領著數以萬計的學生,同道中人,研究出高產的水稻,甚至是除蟲的藥劑,能夠讓土地極為肥沃的肥料。
這些,不就是目前朱的志向嗎,甚至說,朱英將的這些,比朱心中的志向還要來得更為高檔一點,是朱本身從未想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