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85章:朱棣的野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5章:朱棣的野望 (3 / 5)

現如今的朱元璋治下,搞的就是民族大團結,所有的民族不分高低貴賤,都屬於大明皇朝,所有向蒙元朝貢過的國家,也必須向大明朝貢。

比如朱元璋若是去攻打安南,他就會告訴將士們,安南本就屬於咱們大明的領土,我們是去收服安南,解救在那裡的百姓。

對於華夏文化來說,這樣的師出有名,是非常必要的,胡亂的入侵,只會被自身的漢文化所否認,從而冠上暴君之類的名頭,在很多方面都會遭到反對。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這般,在原歷史上,哪怕是後世的滿清帝王,順治,康熙,都將朱元璋當做自己所崇拜的偶像。

尤其是康熙,已經是朱元璋的小小小小迷弟了,不僅是六次南下去南京孝陵親自祭拜朱元璋,更是為其立碑‘治隆唐宋!’。

哪怕是在後世,那塊碑也依然存在著。

並不是普通的祭拜,作為滿清皇帝,康熙本人在朱元璋的陵墓前,那可是三跪九叩。

這其中當是有作秀的成分,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到了滿清時期,朱元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依然是極為強勢。

自古殺開國忠臣者,無比揹負罵名,唯有朱元璋,不管是漢人,亦或是其他民族,凡生存在神州大地上,對其皆是保持極為崇高的仰慕。

寧妃關於滴血認親的事情,在朱元璋看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這有助大孫名正言順的繼承自己的皇位。

關於滴血認親的結果,就朱元璋看來,那絕對是板上釘釘,沒有任何問題的。

滴血認親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合血法,便就是清水碗裡滴上兩滴血液,相融便是親人。

還有一種叫滴骨法,滴血在先人的屍骨上,若是能夠滲透進去,便是至親。

現在朱標的屍身正儲存於仁智殿中,顯然滴血和滴骨都是行不通的。

死後的血液凝固,顯然合血不可能,將血肉剔去,露出屍骨,那就是大不孝了。

或許常氏的屍骨可以,但挖掘先母的屍身,這也不是個好主意。

自古只有父子滴血認親,爺孫好像沒此先例,不過好在還有朱允祝朱明月這樣的同胞弟妹,也不至於無人可驗。

深夜,朱棣坐在大帳之內,和麾下兩大將商討此次掃平倭寇的方針。

倭寇在大明的蹤跡,主要以山東沿海為主,然後是江蘇,浙江,目前來說福建及廣東沿海地區,倭寇的活動還比較稀少。

朱棣負責的地方,主要以山東為主,這裡是倭寇侵襲最嚴重的地方,畢竟曾經的朱棣在軍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負責山東地區,也是理所當然。

朱棣有三大助力,其一便是耳熟能詳的姚廣孝,其實就目前的大明來說,姚廣孝並不出名,是在靖難之後才會眾多人所熟知。

現在朱棣真正意義上的左膀右臂,便是張玉,朱能。

燕王麾下諸將,“張玉善謀,朱能善戰。”

李景隆是靖難第一功臣,張玉和朱能及姚廣孝,便是第二功臣。

“殿下,如今山東沿海的倭寇行蹤,大致已經摸清,請殿下示下接下來如何。”

朱能詢問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