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般的命令,讓那些倒在地上計程車兵,面色感覺非常的羞愧。
這些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和普通計程車兵已經完全不同,一些朱英想象中的鬧事,或者是受不了埋怨,甚至那些交頭接耳的行為,並沒有發現。
這些都是老兵,沒有新兵蛋子,有些士兵甚至參加過藍玉的成名戰,捕魚兒海戰役。
那麼惡劣的環境都挺過來了,意志早就得到了大規模的昇華。
兩個時辰後,朱英看著依然有大量站立計程車兵,不由為大明如今軍隊的戰鬥力感到震撼。
兩個時辰摺合後世,就是整整四個小時沒有動彈,已經可以明確的看到,所有計程車兵渾身已經被汗水侵溼。
在他們的身上,可是全身都披著甲冑。
明初的甲冑還是比較沉重的,和宋朝時期的六十多斤不能比,但也有四十斤上下的重量。
這些士兵有著很好的耐力訓練,本身在大明能夠被稱為精銳者,其中耐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行軍都是長途奔襲。
兩三天就能打完的戰役,奔襲個一兩個月,實屬正常,在這樣的情況下所留下的百戰精銳,有著超乎後世人難以想象的耐力。
見識到將士們耐力情況後,朱英也要開始進行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對於大明如今的將士來說,是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其中主要的方面還是營養問題。
朱英已經吩咐張伯去採購大量的肉食,為將士們的力量訓練進行保障。
列隊行走這塊,最麻煩的就是左右不分了,暫且來說也是隻能慢慢的形成習慣。
百人一個方隊,五千將士劃分成五十個方隊開始進行操練。
站在點將臺上看著這一幕的朱英,感覺還是很受震撼的,雖然目前總是會有些亂。
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不僅僅是在操練上,對於內務整理這一塊,朱英也是親自視察。
古代士兵兵舍的髒亂差,簡直超乎了朱英的想象,幾乎進去就是一股子特別濃厚的味道。
“本宮說著,張伯記載。”
朱英對著旁邊的張伯開始講述作為將士內務的要求。
包括被褥怎麼疊,物品如何擺放,兵器該放置何處,屋內的衛生保持,一條條過去,凡是能想到的,朱英都說了出來。
“吩咐下去,每日都必須進行內務整理,凡是不合格者,早晨列隊時,予以通報批評,擇每日最優者三人,進行通報表彰。”
這一次朱英沒有搞軍餉或者其他的實物獎勵,直接從精神上出發,他不想打造出來的將士,一心都鑽到錢眼裡去。
目前的待遇已經足夠高了,更多的還是在思想教育上的灌輸。
這些精銳士兵一個個本來就很是自傲,當在全軍面前受到批評的時候,自然會有所改觀。
朱英從沒有下令用過軍棍,哪怕看到有想法子偷懶者,也只是批評教育。
就是這樣簡單的行為,卻被所有計程車兵認為是愛民如子。
要知道在別的將領下,動輒打罵甚至殺頭,二十軍棍更是常事,對比起來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
連著三日,朱英一直在維持著基礎訓練,甚至連拉練負重跑都沒有進行過,每天也是米飯管飽,肉食管夠。
本來便是精銳的將士們,僅僅三天的時間,本來就精神的面貌,在整體氣勢上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