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朱元璋忍不住問了一句:“寧妃可能確定。”
“萬分確定,絕不會有差錯,這般技藝除了姐姐,這世上臣妾再未見過,且還是白肚兜繡字,世上獨一無二。”
寧妃語氣肯定的說道。
聽到這裡,朱元璋不由笑顏逐開,臉上帶著淚痕,卻高興地如個孩子般。
而後對寧妃說道:“你可知道咱是從哪裡得來的這個布條嘛。”
寧妃只是微微沉吟,就開口問道:“莫非是雄英那裡。”
“沒錯。”
聽到寧妃的疑惑,朱元璋直接肯定回道,而後有些感嘆般的說道:
“咱最初跟大孫見面的時候,但見容顏便極為震驚,立即詢問大孫的情況。”
“當時的大孫謹慎,假意告訴咱是有父母的,還說自己已然二十,和大孫的年齡不符,咱自然不能相信,便就安排錦衣衛詳細調查。”
“果真被咱給查出來了,大孫只是那家的養子罷了,且就是在南京城外,長江邊上被撿到的。”
“當時大孫還跟咱爭執,說是咱大孫是埋在土裡,他是給人沉了江,不相同。”
“這不,孝陵陵墓挖掘出來後,咱大孫就無話可說了,嘿嘿嘿。”
朱元璋像是對著寧妃說,又像是對著自己說道,語氣極為得意。
看著陛下驚喜激動,仿若證據確鑿,沒見過朱英的寧妃,眼神中閃過微不可查的懷疑。
因為沒見過朱英的長相,對於陛下口中的極為相似,寧妃不明白是什麼樣的感覺,尤其是在剛才。
寧妃正好在看關於先天心症的記載,懷疑的種子已然是種下。
只是現在的寧妃,也不知道怎麼跟陛下去述說。
布條是真布條,雄英就一定是真雄英嗎。
這個時候的寧妃, 發揮出豐富的想象力,若是有人在河邊發現了雄英,且也發現了雄英的身份,且這人還是大明的敵人。
而後尋一個年歲差不多,和太子差不多模樣的孩童,最後製造出這麼一場驚天的陰謀。
之所以用了十年,待太子薨逝才過來,於寧妃看來,便就是因為一直在人海茫茫中尋人,尋到之後,定然暗中進行培養。
不過即便如何代替,那先天心症可是替換不了的。
“寧妃,在想啥這般出神呢,是不是現在就想見著雄英這孩子了,你先別急,咱本想讓他快些過來,不過之前咱給了大孫五千人馬,大孫此刻正在軍營裡。”
“待他處理完軍營的事情,咱就立馬讓他來見你。”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聽到這話,寧妃正欲開口,突然腦海中靈關閃過,轉而說道:
“陛下既然早就知道了雄英所在,為何不滴血認親呢,若是能合,誰還敢說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