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資料,但這災情幾乎是概括了將近大半個河南。
不單單是一個災情,是數災併發。
南面的水災,北面的旱災,東面的蝗災,乃至最為讓人聞之色變的瘟疫流行。
完全可以想象,如今整個河南地區幾乎成了人間地獄。
奏疏上所言的約莫三十萬眾,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這般大的災情,波及到的百姓,至少達數百萬之眾。
這個時候朱英才明白,為何老爺子急匆匆過來找自己了。
就如今的大明,面對這般體量的災荒,除了大量印寶鈔,買糧食賑災,也沒其他途徑。
合上奏疏,朱英也察覺到了老爺子的心思,若真是這般簡單的話,老爺子也特意趕過來找自己,想來便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也不難猜測,十有八九就是糧食不夠,甚至於寶鈔的購買力不足。
朱英作為群英商會的大東家,很是明白,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那些囤貨居奇的糧商,尤其是在遠離京師外的地方。
大部分只接受真金白銀的交易,若是官府的人拿大明寶鈔來購買,就謊稱沒有存糧。
微微沉吟,朱英開口問道:“爺爺這邊,為這次的河南災荒,準備了多少石糧食。”
朱元璋猶豫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
朱英見之皺眉說道:“三千石雖然不夠,但也可解決一下燃眉之急了,只是後續還需要得調集更多的糧食過去,才能穩住當前的局面。”
“單單就糧食而言而不行,瘟.....”
朱英還待繼續述說,就被朱元璋打斷,有些無奈的說道:“不是三千石,是三百石。”
“什麼!”
朱英驚呼一聲,從座位上直接站了起來。
三百石糧食能幹嘛,這豈不是瞧著河南的百姓餓死嘛,從運輸到調集,這期間少說也得花費大半個月的時間。
況且從奏疏上可以看到,災荒已然進行了將近大半個月的時間,這一前一後,已經是災民的極限了。
中途肯定要餓死不少,但是糧食到位,大部分的百姓都還是能活下來的。
可是這三百石,夠吃幾天呢,哪怕是再稀的粥,也決計撐不到下一波糧食的到來。
到時候餓死的人數,可就是真正的屍橫遍野了。
那些餓到極致的百姓,怕是連屍體都會烤了吃掉,人間地獄!
“咱還能不知道嘛,咱也是從災荒裡走出來的人,三百石糧食對於整個河南來說,人均幾碗稀粥指不定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