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為大明的京師,首都所在,其中單單京營就有四十八衛。
一衛五千六百人,便已經是將近三十萬人了。
哪怕之前被李景隆調走一些,加上後來潰散的十餘萬士兵,保守估計也有三十多萬的兵力駐守京師。
加上城門上羅密的大將軍炮,火藥不計其數。
沒有李景隆的開門投降,是朱棣二十多萬人,能不能打下來,要多久打下來,都是未知數。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朱棣對於京師南京,可謂是非常熟悉,他能不知道南京城有多麼難打,需要多少的兵力才有勝利的把握。
但是從白溝河大勝後,朱棣毫不猶豫,帶兵直衝南京而去。
就當時這個策略,讓跟隨的將士們都傻了眼。
是誰給了朱棣這樣的自信呢。
除了李景隆,也沒別人了。
有人說李景隆是因為害怕,所以才開門投降。
然而李景隆的履歷,卻是很難看出有害怕的意圖。
自小從軍營里長大的李景隆,跟隨過父親李文忠征戰沙場,長大後獨自帶兵練兵,負責西番貿易,得朱元璋看重。
最為關鍵的是,李景隆開城門,可不是他一個人開的,他是有同夥的。
和谷王朱橞一起共同投降,開啟的城門,也是谷王朱橞鎮守的南京金川門。
換個城門,他李景隆想開,還不見得能開呢。
當然現在的李景隆,和朱棣的關係雖然好,但不存在幫其造反的心思。
只是他是個聰明人,在朱允炆和朱英兩人的選擇中,很快就選定了連面都沒見過的朱英。
自己表弟什麼性子,他李景隆能不明白嘛,怎麼可能鬥得過朱英這等狠人。
尤其是,朱英還是嫡長孫,是得到了陛下承認的嫡長孫。
不管身世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就陛下活著,太孫的位置,就只有可能是朱英來做。
在這一點上,李景隆和朱棣一般,看得極為清楚。
“現在陛下還沒有將長孫殿下的身份公佈,我若是提早歸附,定然可以得到重用。”
《十分鐘防盜分割線》
最近資料一直比較穩定,但是昨天一章萬字,盜版人數暴漲,訂閱直線下滑。
扛不住了。
防盜十分鐘,更新後十分鐘重刷載入,就會顯示正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