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2章:謀逆 (1 / 4)

左軍都督府:黃輅、楊泉、馬俊。

右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的王誠、聶緯、王銘、許亮

中軍都督府的謝熊、汪信、戈預

前軍都督府的楊春、張政,

後軍都督府的祝哲、陶文、茆鼎

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

金吾前衛指揮使姚旺、金吾後衛指揮使李澄、羽林左衛指揮使戴彬、羽林右衛指揮使嚴麟。

府軍衛指揮使李俊、府軍前衛指揮使武威、府軍左衛指揮使軒興。

府軍右衛指揮使袁德、府軍後衛指揮使龍廣。

常遇春之子常升、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朱壽、永平侯謝成、會寧侯張溫、懷遠侯曹興、孫興祖之子孫恪

韓政之子韓勳、曹良臣之子曹泰,納哈出之子察罕、濮英之子濮嶼、桑世傑之子桑敬,何真之子何榮。

看到這裡,朱英沒有再繼續仔細翻看,而是隨手翻閱一下。

下面還有關於金吾諸衛、羽林諸衛、府軍諸衛、虎賁諸衛、錦衣衛、旗手衛、神策衛和豹韜衛等等。

千戶,同知,僉事。

然而這些名單,僅僅只是京師及京師周邊有關的。

朱英看了看後面還有十多本跟藍玉有關的奏報名單,那些是關於大明全國各地衛所的,顯然人數更為龐雜。

朱英總算知道,為什麼藍玉案可以牽連一萬五千人了。

單單這些名單而言,估摸著就有三四千人了。

最為關鍵的,這些名單,應當是朱元璋從太子薨逝幾日後,才開始對藍玉進行收集,至今不過月餘。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當初朱元璋,會藉著藍玉案,進行大肆屠殺了。

任誰看到這份跟藍玉有關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會心下震撼。

朱英早期對藍玉的印象,大概也就是自捕魚兒海戰役後,藍玉的自我膨脹,囂張跋扈。

作為繼承徐達,常遇春之後崛起的青年將領,淮西集團勳貴的領袖,藍玉在軍中的影響力,確實很廣。

當朱英冷靜下來思考,很快就發現,其實這份名單,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大部分的人員,或許跟藍玉的關係很是親密,但絕對達不到一同謀反的程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