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若是強行提上來,大孫就得面對這天下的大風。
即便朱元璋為開國皇帝,怎麼能堵住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到時候一旦有人出現不軌之心,少不得這天下就得動盪起來。
“老夥計,你說得有道理。”
朱元璋皺眉說道。他在世的時候,這天下當然可以壓制,但他若是走了。
大孫就要獨自面對。
此時,朱元璋的心中開始考慮,如何能夠讓大孫,把這個皇位做得安穩。
“陛下,老臣認為,或許可以先給長孫殿下,安排一些班底。”
湯和看了看沉思的朱元璋,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
湯和這人,自從曾經常州出事,導致後面沒有被封為公爵後,心中對於朱元璋的想法,就開始不斷琢磨起來。
開國的功勳將領太多了,而且功勞太大了。
其中最關鍵的是,朱元璋本身的皇子皇孫也非常多。
在很早前,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太多的功勞大的軍中將領,除了保持對朱標嫡系,或者為數不多的幾個藩王有恭敬外。
對於其他不太出名的皇子皇孫,根本就是不屑一顧。
所謂家國天下,是指這大明天下,為朱家的。
嫡系是朱元璋的子孫,難不成庶出就不算嗎。
朱元璋小農出身,在個人的思想覺悟上,就覺得自己的家,便是一個大家庭。,
從扶持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等年長的皇子從軍,掌軍就能看出來。
朱元璋更願意相信的,是自己的兒子孫子們。
再好的兄弟,那也是外臣。
外臣的功勞太大,這會影響到朱元璋兒子。
湯和就是明白了這一點,在洪武二十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