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官營的稅收,對於大明國庫極為重要,這是隨便一個大臣,就能去改變的嗎。
老爺子要是涉及到鹽鐵官營,以當今陛下的脾性,那可就非常危險了,指不定得出什麼事情來。
況且即便真能辦成,朱英對此也沒有過多的在乎。
因為涉及到保密運輸的問題,朱英嚴格控制了產量,每年傾銷的雪花鹽,遠遠沒有達到市場飽和的程度。
不說海外諸國,就連大明這邊,也只有頂層的貴族才能享受到。
在大明如今,更是有著一兩雪花一兩金的說法。
雖然實際上沒這麼誇張,但也足以看出如今的雪花鹽市場,供小於求的供需關係。
然而,官鹽的買賣,能值幾個錢?
雪花鹽最大的利潤所在,是走私啊。
和官鹽的對接,只是為了更好的掩護走私關係,大量的走私雪花鹽,才是朱英商會的根本利益。
“這個就不用你擔心的,咱的心裡自有分寸,總之,大孫你不能離開。”朱元璋執拗的說道。
“老爺子,我離開只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我在這裡,還有著茶樓的生意呢。”朱英再度解釋著說道。
“你那生意,咱還能不知道,一走至少都是幾年,尤其那些小國邊疆,混亂不堪,出了岔子你要咱怎麼活。”
“你也這般年紀了,沒必要四處奔波,錢財也夠。聽咱一句勸,待在京師,好生安家便是。”朱元璋苦口婆心的說道。
他怎麼能讓自己日思夜想的大孫離開呢,這萬萬不能夠。
朱英聞言,也差不多明白了老爺子的心思。
然而他也不想欺瞞老爺子,耐心解釋道:“老爺子,這茶樓的產業,只是部分,麾下還有幾百號人盼著吃喝呢,總不能置他們不顧吧。”
茶樓的生意雖然好,但在朱英看來,這才幾個錢,只是隨手安置的罷了。
比起生意來,朱英更為在乎的,還是安南開國的計劃。
朱元璋聽到這話,心中冷笑。
咱這大明,可是萬萬人都盼著你吃喝呢,區區幾百號人算個啥。
微微思索,朱元璋也不想跟大孫對著幹。
其實以他的脾性,哪怕是兒子朱標要是忤逆他的意願,都會拿著棍子追著他。
但對於大孫,哪怕有些爭執,朱元璋也根本生氣不起來。
“那你跟咱說說,你是準備去哪裡,又幾時回來。”朱元璋問道。
朱英心中遲疑了片刻,終究還是說道:“從京師離開後,我應當會先去一趟安南,那些的雪花鹽買賣這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