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我在這裡等候一番,你且差遣小廝去尋,如何。”朱濟熺對著掌櫃和顏悅色的說道。
掌櫃聞言,哪裡敢不遵從,連忙安排十多個小廝去外面尋找東家。
他自己則請世子朱濟熺上樓去雅間等候。
畢竟在這大堂裡,有失世子威儀,也影響茶樓的名聲。
不過這生意,在世子未走前,顯然是做不成了,留下的小廝在掌櫃的安排下,也在茶樓外掛上停業的牌子。
出去的眾多小廝中,有一小廝明顯靈泛很多。
出門後,不像其他小廝那般,如無頭蒼蠅般亂尋,而是直奔朱英早前購買的院落而去。
院子裡。
朱英正在和張伯討論,關於整個京師的佈局。
比如幾個坊市的情況,城門的防務,其中還有五城兵馬司的巡邏動向。
當然不是為了搞什麼大事。
這只是朱英的一個習慣,不管到哪裡,首先把地圖搞出來。
包括一些簡單的勢力劃分。
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遇事不慌,胸有成竹。
對於情報資訊,朱英一直極為看重,或許某個小情報,就能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
能夠在大明邊疆,西域諸國,大漠草原混得風生水起,充足的情報資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目前而言,整個情報體系,都是朱英最大的錢財消耗。
可以說朱英每賺十兩銀子,就有三兩花在情報收集上。
看似不過三分之一,實則作為一個軍閥般的存在,哪怕朱英本身過得也不算奢侈,但花錢的地方,著實很多。
尤其是輕騎兵的打造,早前差點沒把朱英的家底都給掏空。
朱英的輕騎兵,和大明的很是不同,是真正的職業軍人。
不事生產,每天操練,戰力極高。
大明目前主要是世兵制軍隊,軍戶大部分時間需要種田養家,訓練程度也不是很高。
精兵來說,一般頂多是兩日一操,餘則三日,五日,甚至十日一操都有。
而朱英的輕騎兵,包括一些步兵,基本上都是一日兩操,七天一休。
這其中伴隨著大量的錢財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