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引水,收成等一系列的流程,朱元璋那都是親身體會過的。
但凡當初有一塊地,一口飯吃,朱元璋都不會生出造反的心思。
眼看已經到了正午時分,朱元璋知道自己該回宮了。
還有太多的政務等著他去處理。
包括大孫提出的新以工代賑的法子,他也召集六部尚書商討一番。
制定具體的細則,然後試點實行,看看成效。
朱英也沒說留著吃午飯之類的,現在的返點,一般是上午十點,下午兩三點。
第三餐也是到了黃昏落日的時候。
然而,朱元璋起身走了幾步,卻突然回頭問道:
“你這娃兒,年歲也不小了,如今你父母皆不在,咱便幫你尋個好姑娘。”
朱英聞言苦笑著說道:“這就不必勞煩老爺子了,我這人居無定所,便是看緣分吧。”
“你這娃兒,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尋常人家十六就已成家,你都二十了,怎能拖著。”朱元璋頓時訓斥道。
朱英聽到這話,卻是無法反駁,猶豫了下,便說道:“那便勞煩老爺子了。”
話雖如此,實則朱英根本沒打算在京師找物件。
對於成家,朱英並不排斥。
其實他麾下的各個頭目,很多都明裡暗裡催促過朱英成家。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朱英有了後代,他們的心思就更加穩定了。
這在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很普遍的想法。
這代表著勢力會更加的穩定,因為人有禍兮旦福,真要是主公出了什麼意外,還有繼承人在。
大家有效忠的物件,才不會出現太大的混亂。
就像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便要馬上確定儲君人選,也是一個道理。
朱元璋聽到朱英的妥協,笑呵呵的,順其自然的問道:“大孫你的生辰八字是多少呢,要是咱看到中意的,先幫你合下八字。”
朱英聞言一愣。
真要找老婆的話,他不知道是該報前世的生辰,還是報這個身份原本有的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