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仁智殿外。
諸多皇子,皇孫,文武百官,一襲白服,披麻戴孝,依次列排站立。
待司禮監太監開啟宮門後,徐徐而入。
當然,進入的是隻有諸皇子皇孫,文武百官除了極少部分,是沒有資格進入仁智殿哭喪的。
哭喪源自於周禮,在太子薨逝期間,還有諸多複雜繁瑣的條例。
如百日內禁止嫁娶,祭祀,禮樂。
這是針對整個大明國內,所以太子薨後,還需要一段時間昭告天下。
包括一些死刑犯的斬首,都會被推遲。
假如是運氣不好,正好是嫁娶的時候遇到。
不好意思,新娘可以直接回去了。
若是已經到了洞房花燭。
那也不好意思,有請新娘回家,一個月後再定時辰走一遍流程吧。
這樣的情況是肯定會遇到的,畢竟大明如此廣闊,除了一些不是太好的日子,基本上可以說每天都有人嫁娶。
最有意思的是。
如太子朱標薨是四月二十五,但由於資訊的傳遞,可能有些地方到了五月初才能收到訊息。
可能就有人在四月二十六日,便是收到訊息之前,就已經拜堂成親入洞房,結束了整個儀式。
那這怎麼辦呢。
很簡單,推倒重來。
新娘回家等著,計算一下時間,七七四十九天後,再走一次程式。
如若不然,還強行留在家裡。
一旦有人舉報,便是大不敬之罪。
本來是紅喜事,很快就可以變成白喜事了。
在大明這個時期,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真真切切如此。
事關皇室尊嚴,任何一點細節都容不得半點褻瀆。
此刻,仁智殿內,一眾皇子皇孫,哭得撕心裂肺。
長兄如父,這個事情哪怕心裡不悲傷者,演都要演得逼真,哪怕乾嚎都行。
對於大部分的皇子來說,還是相當真心的。
畢竟大哥朱標,確實是個極好的人,庇護他們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