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官黜位,誅九族的那種。
***
鳳榻之上,層疊紗帳之下,眉眼如畫的女君靠在容貌俊美的王君懷裡,遠遠看去,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璧人。
陸蘊低頭看著懷裡的女子,只覺得心都化成了一灘春水。她睡著時這樣安心靠在他身上,好像毫無保留地依賴著他一般……若是像這樣真切擁有過,怎麼可能會有人不貪心?
他可以陪她一起死,但只要活著,該爭的他不會讓。
因為病入膏肓傷重難治的鳳帝不能見風,故此儲君冊立大典的錦色是以帷帽遮面的形象示人,由王君陸蘊陪侍參禮。
另有昌平王蕭敬河與兩位元老重臣——文臣陸老太傅、武將齊老將軍坐鎮,故百官皆表面安靜如雞,未有異議。
何況最該有異議的瀾王蕭統,裕王蕭碩都穩穩當當站在那裡,他們這些為人臣子的,就更沒理由有什麼異議了。
金鑾殿外,大典之上,身量瘦高的九歲少年一身太子袞服,黑色華服大氣莊嚴,長袖與衣襬皆以金線織綴,盡顯奢華。
蕭濘自數千層的臺階下拾級而上,一步一步走過分列兩旁的文武百官,走到萬人之上。
伴隨著一聲“南昌宣淳皇帝,冊封國儲大典啟始”,冊封大典便正式開始了。
掌印大監開始宣讀詔書,梁王殿下蕭濘跪地受封,聆聽聖旨。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以綿宗社。朕嗣寧鴻業,仰惟祖宗昭垂,付託至重。
梁王蕭濘,天資粹美,生知仁孝,聰慧有德,堪承重任。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於延慶二年八月三日,授蕭濘以冊寶,立為皇太弟。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按照正常順序下來,詔書宣讀完畢後,就該輪到儲君跪謝皇恩,接受太子印璽和皇太子冊封文書。
只是今日註定不平凡。
詔書剛剛宣讀完,只聞幾百丈之外的宮門處竟傳來陣陣廝殺聲,金鑾大殿外頓時炸開一片騷亂。
“怎麼回事?”
“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