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場館中,只有3個場館的媒體工作室被命名。
波士頓TD花園的媒體工作室以波士頓環球報的體育記者威爾麥克唐納命名;
洛杉磯斯臺普斯球館的媒體工作室以“湖人之音”的奇克赫恩命名;
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第六層,被命名為“約翰康登媒體工作室”,紀念在廣場花園工作了四十年的比賽播報員約翰康登。
AT&T中心球館沒那麼多花活,馬刺隊雖然這些年表現不錯,但他們直到現在也沒拿到隊史第一冠,媒體工作室也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個屋子。
和麥迪遜廣場花園相比,這座新球館通道寬敞,照明條件更好,也沒亂七八糟的管線。
但來到這裡的紐約記者卻有著莫名的優越感,不少人臉上都寫著“你們有幾個冠軍”,對於這個老對手毫無尊重之意。
聖安東尼奧快報的體育編輯,高階專欄作家理查德奧利弗心情複雜,現場不少記者都是“老熟人”。
96年的時候,他還在紐約每日新聞報報道NFL,當時尼克斯隊沒這麼受歡迎。
李佑加盟球隊第一年輸掉了東部決賽,一群自大的紐約記者卻對此歡欣鼓舞,開始了瘋狂吹X,給球迷畫餅。
理查德奧利弗瞭解紐約體育,相比於輸麻了的籃球,橄欖球、棒球人氣更高,因為紐約球隊能贏,贏就能帶來關注。
就算紐約時報帶頭猛吹,理查德奧利弗也沒換賽道的想法,結果第二年尼克斯隊奪冠,接著就是大贏特贏,直到現在已經贏麻了
不少體育編輯抓住機會跟上了李佑步伐,靠著一路吹X獲得更好的待遇,而理查德奧利弗卻沒能升職加薪,只因為他慢了一步。
在競爭激烈的紐約,連吹X都需要競爭,最終理查德奧利弗選擇跳槽,接受了聖安東尼奧快報的邀請。
那一年正是蒂姆鄧肯加盟馬刺隊的時候,在李佑之後,第二個向球迷喊出“大贏特贏”的口號,理查德奧利弗就在現場見證了這一刻。
在他筆下,意氣風發的蒂姆鄧肯會帶領馬刺隊拿到隊史第一冠,前途無量的大個子會收割各種榮譽,最終締造“馬刺王朝”!
至於擊敗老頭們的尼克斯隊,“曇花一現”,小個子怎麼可能會主宰比賽?用不了一年,各支球隊就會拿出解決方案。
但隨著時間流逝,年復一年,理查德奧利弗無奈發現,紐約媒體誇張的吹X竟然全部實現了,球迷差點被大餅撐死。
對比之下,反倒是每年他對馬刺隊的專業分析、詳細報道成為了笑話,理查德奧利弗直到現在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籃球比賽怎麼能這樣?
6月12號星期二,當晚23點,頒獎儀式已經結束,一眾聖安東尼奧的記者齊聚媒體室,安靜等待主角的到來。
坐在臺下的理查德奧利弗一身黑色正裝,花白的短髮也打理得整整齊齊,沒心情和同事寒暄,看到三人進入房間,不少記者都開始低聲議論。
與李佑出席重大釋出會必然整整齊齊穿上西裝三件套不同,鄧肯總是肥大的休閒裝、襯衫領口敞開,西褲和皮鞋也不得體,整個人顯得隨性。
這種裝扮在過去叫“真性情”,而第4次輸掉總決賽後,鄧肯還是這樣的打扮,不少記者都開始皺眉,這明顯缺乏“尊重”。
NBA聯盟的工作人員沒說什麼,但也沒給鄧肯好臉色,今年總決賽的收視率較去年下滑,鄧肯這個“偽球星”背首鍋。
“大家可以開始提問.”
馬刺隊的新聞發言官看到鄧肯、帕克和吉諾比利三人落座後,發出沉悶的聲音,心情不佳地看向臺下的記者。
“為何今晚馬刺隊會輸給對手53分?創造總決賽最大淨勝分紀錄,鄧肯,你會如何評價自己的表現?”
ESPN的記者第一個提問,問出的問題十分尖銳,就差點名道姓指責鄧肯表現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