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6號星期二,本賽季體育媒體和球評人自欺欺人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每年常規賽開始前,都會誕生出多支爭冠球隊,球評人和地方的專欄作家健忘症復發,將上個賽季毒打的記憶全都拋在腦後。
而隨著季後賽不斷深入,“李佑吹”又會迴歸,健忘症也都被治癒,像皮蓬那樣的大嘴巴也會進入到沉默不語的狀態。
這套把戲從80年代初就開始流行,“魔鳥大戰”就是當時洛杉磯和波士頓的拱火傑作。
90年代,大家喜歡看邁克爾喬丹破防,身上沒有娛樂精神的邁扣一度厭倦媒體和關注,但老套路屢試不爽,球迷們依然買賬。
而到了21世紀,作為新生代的超級明星,真·GOAT李佑卻開創了另一種娛樂方式:
“替偶像輸出”
全美各地體育迷都非常忠誠,球隊粉的數量極多,家鄉球隊總是更有代入感,這也是年輕球迷頻頻在網際網路上開炮的原因。
作為21世紀最大的贏家,尼克斯隊球迷和李佑個人粉絲全年都處於對線“無敵”狀態。
總決賽G1,半場比賽結束的時候,“無敵”的紐約球迷就開啟了毒嘴模式,球員通道兩側聚集了大批樂子人,趁著這個機會大聲嘲諷:
“飄在外面跳投的棉花糖!告訴我,你是什麼口味的!”
“噢!你軟得像張紙一樣!”
“嘿!達拉斯的紙杯蛋糕,過來吃我的**”
“.”
常規賽和總決賽的氣氛完全不同,畢竟總決賽票價更貴,大明星不在意美刀,普通球迷買票支援的都是鐵粉。
小牛隊的工作人員護著球員快步進入球員通道,兩側的鬨笑聲和叫罵聲氣得諾維斯基臉色發白。
伸手將一瓶飲用水澆在了頭上,將瓶子丟出去的諾維斯基發洩情緒叫罵了一聲:
“法克.”
線上線下同步鍛鍊,紐約球迷的嘴炮能力跟尼克斯隊實力差不多,到了重大比賽,大多數球員都頂不住。
尼克斯隊球員享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同樣是被球隊的工作人員護送回球員通道,兩側的球迷瘋狂大叫。
叫喊李佑名字的熱情球迷恨不得直接撲上來,也許是華爾街日報看多了,年輕的金髮姑娘們總喜歡聚集在這個位置看球。
半場只打了17分鐘,李佑基本上汗都沒出,獲得更多出場時間的氣氛組同樣情緒高漲,臉上的笑意都藏不住。
“菜鳥果然不行!這絕對是近幾年最輕鬆的總決賽!”
阿泰斯特進入到球員通道就咧著大嘴大聲嘲諷,虧他總決賽前還特意削髮明志,結果還沒發力,對手就倒了。
加索爾也徹底鬆了口氣,這些年的總決賽,不是奧尼爾就是鄧肯,諾維斯基雖然強,但影響比賽還是靠進攻。
和鄧肯那種必須刻意消耗的對手不同,在防守端諾維斯基影響力有限,互捅尼克斯隊也不虧。
“還有兩節比賽,雖然我不認為他們能夠追平分差,但理論上還是有機會。”
回到更衣室後,希爾打斷了阿泰斯特的吹X,小心無大錯,碾壓局就是應該一鼓作氣拿到勝利。
44:60,小牛隊輪換階段打得不錯,但首節18:32的坑還是太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