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出場38分鐘,20中10,罰球11中7,砍下27分12籃板1搶斷5蓋帽2失誤的資料。
賽後被問及MVP的獎項評選時,鄧肯難得主動表態:
“相比於個人資料,我更喜歡勝利,我知道這個時期該如何領導球隊。”
“我們是西部第一,我的隊友得到了成長,今年我們會再次打進總決賽。”
“至於MVP,我當然渴望,但我更想捧起奧布萊恩杯和FMVP的獎盃。”
內線球員和後場球員比資料會有一丟丟劣勢,對此,波波維奇也在嘗試讓鄧肯增加出手數。
想要拿獎,資料少不了,只不過相比於李佑的Excel,鄧肯還是有些不夠看,對此,波波維奇也抬出了自己的理論:
“籃球比賽中,球員個人得分超過30分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我知道球迷都喜歡華麗資料,但蒂姆是一位無私的領袖,他值得MVP!”
1月7號,隨著波波維奇的“自私理論”席捲聯盟,球評人又開始討論起這套理論的正確性。
超音速隊在昨晚挑戰奇才隊的比賽中輸給了對手,戰績來到了23勝8負。
雷阿倫對於新賽季球隊的戰績非常滿意,只不過大多體育媒體都不關注他們。
昨晚的比賽雷阿倫鐵匠附體,劉易斯26中14,三分線外10中5,罰球4中2,拿到了35分11籃板1蓋帽4失誤的資料。
結束了客場之旅,飛回西雅圖後,雷阿倫在接受採訪時又化身成耿直Boy:
“我不明白為什麼贏球后高得分會受到批評!”
“自私?如果拿到60分能夠幫助球隊獲得勝利,為什麼不去得分?”
“顯然波波維奇主教練試圖幫助鄧肯贏下MVP,但別忘了,他們只領先超音速隊一個勝場。”
“蒂姆鄧肯很優秀,但他不是一個得分手,別試圖去掩蓋他的缺點,我更喜歡公平競爭的環境。”
“大家總是忽略我和拉沙德,實際上我們比聯盟絕大部分球隊都要優秀。”
“如果李今年帶領球隊拿到聯盟第一的戰績,我認為他應該獲得MVP,如果考慮蒂姆鄧肯,也許球評人也該關注一下我的表現!”
西雅圖郵報當然會為主隊說話,更何況劉易斯剛剛砍下30+10的兩雙資料對手就陰陽怪氣,報紙上的專欄文章自然要作出反擊。
週六的時候,紐約時報也跟著嘲諷起老對手:
“如果蒂姆鄧肯能在總決賽上打出李那樣的表現,或許馬刺隊已經拿到了兩座總冠軍。”
“.”
波波維奇這次算是捅了馬蜂窩,很多地方媒體都跟著陰陽怪氣地嘲諷。
對於一些小球市球隊來說,如果當家球星能夠場均30分,不談戰績,門票大機率不愁賣了。
作為一個商業聯盟,NBA就是籃球真人秀,絕大多數普通球迷都是來欣賞超級明星個人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