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6號,重新經過調節之後,雙方恢復談判。
球員工會提出了增加球隊之間收入共享的提議,結果總裁大衛斯特恩和老闆代表起身離場。
這樣的情況也讓球員工會有些尷尬,對方態度堅決,談判再次破裂.
各大體育媒體都在反覆報道這個訊息,已經有很多球員感到不對勁兒了,如果球隊不能支付薪水,大家準備去其他聯賽打球。
並不是每一個球員都有存款,有贊助商支援,大多球員花錢大手大腳,底層球員沒了工資,更是很難養家餬口。
李佑沒有這些煩惱,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來到芝加哥,接受蒂姆格羅弗的訓練。
訓練館在芝加哥西南部的一個工業區,面積不小,佔地6.5英畝,擁有6個籃球場、一個棒球場、一個專業健身房、瑜伽室、按摩室、冰浴室、高壓氧艙等等專業設施。
作為邁克爾喬丹訓練師,蒂姆格羅弗也算是跟著邁扣一飛沖天,剛剛開創的這家公司,就是辛苦多年的成果。
李佑作為VIP客戶,蒂姆格羅弗每天都會全程陪同,制定的訓練計劃也在不斷更改。
哪怕到了90年代末,大多球員也不在意力量訓練,總的來說,就是外線球員對於力量訓練上的投入熱情不高。
NBA球員私生活混亂,恰葉子更是家常便飯。
尼克斯隊中,李佑算是自律的球員,賽前和賽後的熱身訓練從不打折扣,飲食方面也頗為講究。
儘管邁克爾喬丹曾經推廣過他的“早餐俱樂部”,但賺了大錢的球星大多都不想受這份苦:
“我能靠天賦贏球,就不必練的那麼苦了”
從早上開始,李佑會先進行速度和敏捷訓練,以跳繩為主,左右腳交替、末端加速,變換節奏。
接著就是力量訓練,主要以上肢和下肢阻力帶練習為主。
之後的持續投籃練習,就變成了混合有氧訓練。
大多都是複合組的練習,貼近實戰,也可以增加耐力。
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再結合身體資料等情況,蒂姆格羅弗終於確認了一件事兒:
“李佑比他想象中的更加耐操”
在他接觸的後衛中,邁克爾喬丹是個異類,因為對方的雖然得分後衛,打法上卻靠近鋒線球員。
看著李佑在其他訓練師陪同下不斷完成炸球,投籃,連續折返跑,也沒影響到投籃穩定性,蒂姆格羅弗決定後續加大力度:
“練到吐再繼續練,這才是統治者該做的事!”
到了下午,除了完成訓練以外,蒂姆格羅弗也會進行一番心靈溝通.
瑜伽室內,李佑做著拉伸動作,蒂姆格羅弗則嚴肅認真的送出心靈雞湯:
“李,透過近一個星期的觀察,我認為你可以變得更強。”
“我說的強不只是身體上的,更多的是對籃球的態度。”
“透過這麼多年的觀察,我會將球員分成三類,被動者、掌控者、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