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暴時空的資源可能儲藏在一萬五千米以下的深度,而流浪時空正好可以挖出一萬五千米的洞。
這不是一個巧合。
根本的原因是,現在互救會內擁有最強挖洞技術的流浪時空只能挖出一萬五千米的洞。
透過這段時間以來的研討會議,互救會各個分部下屬的學者都贊同狂暴時空的資源還未枯竭,只是埋藏得太深這一說法。
但是關於埋藏的深度究竟是多少,爭議還是很大的。
所以最後大家一致將目光投向了目前擁有互救會內部最強工程能力,最強挖洞技術的流浪時空。
流浪時空能挖出一萬五千米的洞,那就讓他們到狂暴時空看看,當挖到一萬五千米以下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發現新的資源儲藏。
如果挖到一萬五千米以下,甚至更深都找不到新的資源,那就真的沒辦法了。
但如果找到了,那就是一件好事。
雖然對於某些時空來說,會少出口一部分資源,但是狂暴時空可以在自己時空內開採資源,有助於他們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生產規模,填補目前互救會內部短缺的各種物資。
至於一萬五千米以下的資源要怎麼開採。
這個倒是簡單。
流浪時空會樂意出口這一部分技術或者機械的。
畢竟流浪時空的技術水平嚴格來說,並不只是能夠挖出一個一萬五千米深的洞。
而是可以在地下一萬五千米的深度建起一座地下城,順便再在地面蓋一個行星發動機。
這其中需要高超的勘探技術,才能知道地表一萬五千米以下都有什麼。
同時也需要有強大的地底施工能力,才能從無到有地將一座能生產幾十萬人的城市搬下去。
勘探技術可以直接拿到狂暴時空來探測資源,而在地底施工的過程中,流浪時空也必定會遇到底下藏著油氣資源或者其他障礙物的問題,所以他們其實同樣儲備有相關的開採技術。
所以流浪時空的經驗完全可以套用到狂暴時空來。
張天元將相關的技術文獻傳給孟安平幾人之後,康納和斯基都表現得相當激動,就像是在沙漠遇見了綠洲一樣。
孟安平之前提早收到風,已經過了激動的階段,但也是拿著技術文獻看得愛不釋手。
顯然,流浪時空這兩項技術對於狂暴時空來說,誘惑力是直接拉滿的。
張天元等了兩分鐘,康納的激動過去了一點,才繼續說道:“這兩項技術我們會優先提供給即將成立的互救會第九分部,由分部來決定技術進口之後要如何使用。”
斯基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欲言又止:“那剛剛我們……”
這話明顯是在說,只有互救會的成員才可以使用這種技術啊!
而他們是不是可以加入互救會,嚴格來說現在還沒個準信呢。
他們接下了處理汙染,幫助難民獲得溫飽的任務,但張會長剛剛可沒說讓他們加入互救會。
斯基看著康納,好像在說“你快說句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