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們討論的結果,就是先從二十分鐘的總時間裡,預支一分鐘出來,先進行一部分前瞻性研究。
至少搞清楚時空隧道兩邊的時間差會不會繼續存在,他們觀測1號星球的時候,對面的動作會不會真的放慢六萬多倍。
這個是基礎問題。
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後,才能進入下一步的研究,1號星球的地理、天文、水文這些方面的研究才能同步展開。
顯然,在討論會召開途中,他們還聯合了其他領域的學會一起研究。
總之,張天元需要負責的就是在實驗準備好之後,先開啟一分鐘時空隧道即可。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張天元對這個自己基本看不懂的方案很快予以批准。
三天後。
實驗準備完畢,張天元轉移到流浪時空的地下城。
之前跟1號飛船連線的航天控制基地就在這裡。
在一眾物理學家的圍觀下,通往星際時空1號星球的隧道再次出現。
幾乎在隧道開啟的同一時間,已經進行過近百次演練的無人機隊伍帶著探測儀器快速飛過,眨眼間消失在時空隧道的另一頭。
張天元只知道上面有一架裝著的是原子鐘,這種數千萬年甚至更久才會產生一秒誤差的儀器,是全地球最為精準的計時裝置。
那應該是用來測定1號星球跟地球之間的具體時間差的。
除了無人機外,還有數條訊號天線也往時空隧道對面伸出了一截。
這些天線可以直接跟無人飛船連線,不僅可以下載飛船的新資料,還可以對飛船進行控制。
其實正常來說,肯定是把一個宇航員派過去更加方便的,但是1號星球的情況誰也不知道,萬一把人派過去,然後他被困在那裡了,那可說不準會發生什麼了。
所以還是這種遠端操作更加安全。
而且,隔“空”操作飛船的隊伍同樣進行過嚴厲的提前訓練,各種操作就如同本能一樣流暢,速度不比真人過去操作慢多少。
見到這一幕,眾多學者和張天元都立馬把注意力放了過去。
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現在就要揭曉答案了。
“現在兩個地方已經直接連通了,時間還會存在比例上的差距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