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
這意味著在場有十位戰士,從真信徒變成了泛信徒。
也就是說,這十人對暴風信仰的產生了質疑,信仰程度有所降低,多多少少不再那麼相信暴風之神了。
看到這種既在意外之中,又在情理之中的情況,洛奇亞點點頭,也欣然接受了。
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情況,也是沒有將剛才這一神諭在全風暴部落推廣的原因之一;
否則,他一定會失去更多的真信徒。
洛奇亞必須銘記,作為神明需要無時不刻的謹言慎行,甚至不能有任何的錯誤。
在他傳達每一條的神諭之時,如果與暴風之民的利益與常識所背離的話,就會造成信仰等級下降的情況。
不用多想,如今的狀況,僅僅只是讓普通人們接受“人與精靈是平等的”這一理念,便受到這樣強烈的牴觸;
要是讓部落之民直接收服精靈,那洛奇亞損失真信徒的數量,相信將會更多,甚是會出現泛信徒流失的最糟糕情況也說不定。
而這也是洛奇亞,選擇放棄大部分的部落之民,跳過他們直接選擇孩童的原因了;
同時,透過這一次的神諭,洛奇亞也是明白了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關鍵因素;
那就是他降下的神諭,格局必須要大;
看待事物的角度一定是站在宏觀層面上去分析,不能過分講究細節,否則便會造成相當的歧義與漏洞,恐有神格不保的危險。
萬幸的是洛奇亞最不缺的便是真理,在前世人類數萬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哲理,將會是洛奇亞最大的保障。
只要人性的本質沒有變化,不論是在洛奇亞的前世,還是在精靈世界;
那些直擊人心,觸動靈魂的警世真言,便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神信徒的波賽琳與阿洛爾倒是對洛奇亞的神諭,並沒有任何的排斥與質疑。
波賽琳與阿洛爾的這種態度,並非代表兩人放棄了思考,對暴風之神的崇拜也不是盲目。
兩人均是擁有一個相同的共識,那就是暴風之神並不會害他們。
而在這種確定沒有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心中不論產生何種的想法,牢固的信仰本身,卻是根本不會發生變化。
不理解,那一定是他們的智慧不夠,還無法觸及真正的神意。
疑惑,那一定是他們的人生經驗不足,在日後的生活當中慢慢證實就好。
總之,神明自然有它的真意,兩人沒有領悟到而已。
···
洛奇亞不得不長嘆一聲,心中也深感慶幸;
神明難當,要是沒有前世的經驗積累可以借鑑,來支撐、幫助洛奇亞降下神諭的話;
暴風之名,絕難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