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會你可要小心點採訪,千萬不要說錯話了!這可是最近風頭正盛大導演!你要是說錯話了,到時候沒有人能幫你。”
編導叮囑著小雪。
語氣嚴厲,看得出來編導是很看重這次的採訪。
小雪也是急忙點頭,表情很凝重。
作為傳媒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小雪能夠在剛畢業的時候就獲得採訪徐文的機會,足以看得出部門對於小雪的看重。
而小雪自己對於這一次的採訪也十分的看重。
早在採訪之前就做足了徐文的功課。
光是徐文的成績就寫滿了足足一頁。
不過越是統計徐文的成績,小雪就越是驚訝。
因為徐文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比小雪之前統計一些專家教授的還要多。
要知道那些專家教授年紀都是在5060歲了,而徐文的年紀才30多。
而除了成績之外,伴隨著徐文在面對事情時表現出來的種種預見性才是讓人覺得可怕的。
尤其是這一次事件。
一開始徐文監製的九部小成本電影上映時,成績都是一塌湖塗的。
沒有一部的票房是高的,一些口碑還不錯的電影,受眾也是極其狹窄,基本上沒有影響力特別大的佳作出來。
雖說這一次徐文是為了捧新人,所以才會在這些小成本電影裡面甘願做監製。
但因為本身自帶的“徐文”屬性,也讓觀眾跟圈內對這些電影的期望十分的高。
別的不說眼光和容忍性就高。
因為這是“徐文”的電影。
後來幾部電影接二連三的崩坍,網上也開始出現了針對徐文的聲音。
各種說他沒有能力、英雄遲暮等等。
在當時小雪也是網上的一名看客。
她可是知道當時的網路環境對徐文又不友好。
幾乎只要有人誇獎徐文的就會遭到攻擊,拿出徐文以前的成績來又被被人說只會吃老本,說徐文只是監製,也會被人找理由。
明明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到了這群人口中全部都是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