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影響力十分的大。
而除了徐文之外,另外的兩位一位是一個製作出了爆款電視劇的新晉導演,另外一個則是人稱精品電視製造機的老牌導演。
這兩人的作品在收視上面或許沒有《知否》那麼高。
但是整個作品的表現力,卻絲毫不輸給《知否》。
可以說光從作品美學上面來說,三者不分伯仲。
但是最佳導演的爭議,還遠沒有年度最佳電視劇的爭議大。
因為年度最佳電視劇入圍的五部作品,都是既有口碑又有收視。
每一部可以說都是有不少重視的粉絲。
為此觀眾們也是在網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我覺得《小河》可能會拿走。”
“不可能!《小河》是年代劇!這幾年年代劇給的獎項太多了!”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應該會給《知否》。”
“別吧,之前還有媒體批評《知否》裡面有很多封建的觀念!”
“那是為了結合時代背景。”
......
觀眾們為了自己喜歡的作品,在網上跟別人吵得不可開交。
那場面彷彿就回到了小時候,為了自己喜歡的明星跟別人pk一樣。
在他們眼中,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才是最棒的,自己不喜歡的就是垃圾。
像這樣忠心的觀眾還好,最為難的還是那種入圍的幾部電視劇都看過,或者看過兩三部。
結果全部都喜歡的觀眾。
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就很糾結。
到底喜歡哪一部得獎呢?
希望A得獎,可是B也不錯,那C不得獎也太可惜了。
糾結的心態跟出門選衣服有的一拼。
除了網友們在對華鼎獎的獲獎做出預熱之外,還有不少媒體也開通了類似的節目。
直接把華鼎獎的頒獎弄的跟遊戲直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