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不是成年人!
也不是小孩遭遇危險,父母救他們,而是少年自己救自己。
為什麼?
這樣一部少年為主角的恐怖片,會深受成年人喜歡呢?
因為,誰都是從少年成長過來的。
那幾個主角,他們的少年經歷,都不太好。而很多人的少年經歷,同樣如此。
其次,少年的家庭問題以及校園霸凌問題,也是大家都有經歷並痛恨。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少年發現只要自己不害怕,小丑就殺不死他們,這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少年時期就變得這樣勇敢!
而不是像現在成年了,反而對社會妥協,更加窩囊!
《小丑回魂裡反擊小丑、反抗小丑,所有的這些和許多恐怖片一樣,如果主要角色變成成年人,就會顯得幼稚可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不只是動作巨星】 【】
可當把角色的年齡降低,不僅不顯得幼稚可笑,還彌補了多數人童年的遺憾。
……”
這個影評的說法,給了文之仁和沃納提示,他們認同這個說法。
“很特別的切入點,黃億於正是看中這點,才拍出如此經典的恐怖片。”文之仁感嘆。
“我覺得,黃億於的思路應該是先確定角色,才決定怎麼恐嚇。”沃納說道:“《逃出絕命鎮就先確定了黑人主角,然後利用黑人白人的矛盾,確定白人女主。最後又來個反轉,白人女主是反派。”
文之仁頻頻點頭:
“對,是這個思路!白人女主為什麼是反派?怎麼成為反派?順著這個思路,很容易就把女主的家庭,擴充套件到整個鎮子的人,都成為反派。這才是讓人驚悚的地方。”
“《驅魔人則是把受害者確定為女孩,然後又利用神父這個職業角色加成,糟糕的家庭等事實因素融入其中,拍出了讓人感覺不一樣的恐怖片。”
“《小丑回魂把主角定為少年,把校園霸凌、糟糕的家庭環境這些現實因素融入其中,再把小孩喜歡看的馬戲團裡的小丑定會反派,然後拍出這樣經典的恐怖片。”
兩人討論了很久,因為他們想學習,並運用到他們拍攝的《招魂上。
黃億於的《小丑回魂是沒法直接學的。因為就算有人模彷,也是小孩少年經歷惡魔,也無法再吸引那麼多人看。
因為這種吸引點只有剛出現是吸引人,出現多了就覺得厭倦了。
吳龍當然知道《小丑回魂票房會大爆,可也沒想到會超出原版那麼多。
原版的全球總票房是七億美刀,現在整整多了一億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