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關於《靈動:鬼影實錄4》的評論陸續在網上出現。對《靈動:鬼影實錄4》的評論。呈現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
對一部系列電影來說,一旦出現兩極分化的評論,意味著這個電影系列走到盡頭。
好的評論:
“《靈動:鬼影實錄4》延續了前三部的風格,卻又有所改變。它不再是隻有最後影片結尾才來一個絕殺,而是將絕殺時間提前了十分鐘。
如果不是這樣拍,恐怕這部《靈動:鬼影實錄4》會以撲街的形式結束這個電影系列。
《靈動:鬼影實錄4》最後的推進,不再和以往一樣。
凱蒂第一次進愛麗絲家,而愛麗絲渾然不覺,便預示著恐怖的來臨。
而愛麗絲母親的死,太過突然。
這個角色,是個讓人難受的角色。每部恐怖片裡都有這樣一個角色,他們不相信主角的話,怎麼說也不相信。
按《靈動:鬼影實錄》系列一貫的風格,這樣的角色在發覺詭異、知道自己錯時,並不會馬上死。可是第四部改變了這個風格,愛麗絲母親發覺是自己錯了的時候,馬上就死了。
接著,不知危險在屋裡的愛麗絲男友亞力克斯到來,也是死了。鏡頭設計得很巧妙,不是在空白地方突然出現。而是利用了亞力克斯的身體擋住鏡頭,當亞力克斯坐下時,露出後面的凱蒂。而之前,亞力克斯檢查房間時,房間裡什麼也沒有。
這是利用了視覺盲區,反而更真實,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
“或許因為是這個系列的第四部,可以看到文之仁和沃納想要有所改變。
而這個改變,採用的是《女巫布來爾》的套路。
沒錯,就是那個靠營銷手段欺騙大家的《女巫布來爾》。
整部影片,前一個小時都是在講日常。沒有恐嚇鏡頭,也沒有詭異嚇人的鏡頭。讓人感覺很枯燥,已經到了棄看邊緣。
可以說,影片再多幾分鐘是這樣子,一定要有提前退場。
文之仁和沃納把握了這個心理關卡,也利用了這個心理關卡,將觀眾的煩躁轉化為對影片的期待。
這個時候,愛麗絲父親也遭遇了詭異現象,而妻子並不相信他。
如此暫時把觀眾留在電影院,看看愛麗絲父親會怎麼辦。
接下來,觀眾們才知道,懷特竟然是領養的,還說凱蒂讓他回到家人身邊。
這預示著懷特很可能才是第二部裡的亨特。也就是這個時候,懷特在洗澡時被淹沒進浴缸裡。
這裡有個疑問,也許此時的懷特已經死了,也許沒有。
然後,就是愛麗絲半夜被看不見的力量舉到空中。這裡有個讓觀眾對愛麗絲母親很反感的地方,她居然暗中給自己的女兒下安眠藥!
從這個角度來說,愛麗絲母親被從高處往下摔死時,有的觀眾竟然覺得解恨。
這就很恐怖了。
……”
對差評《靈動:鬼影實錄4》的差評很直接,整部影片不僅沒有新意,而且前面一個小時簡直無法讓人忍受。
一個月後,讓人期待的《驅魔人》上映。也因為對《靈動:鬼影實錄4》的差評,很多人希望黃億於能再造奇蹟,拍出不一樣的恐怖片,打敗文之仁和沃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