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龍選馬的影片,很快就在網路上流傳。
“謝特,龍哥這傢伙真的能和馬聊天?”
“馬語者,真的是傳說中馬語者!”
“龍哥真是厲害,沒有馬鞍也能騎馬。”
“沒有馬鞍不奇怪,可沒有馬鞍還能騎馬跨越障礙,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算是專業的騎手,也不一定能做到。”
“這樣沒有馬鞍,沒有馬鐙,龍哥屁股不痛嗎?”
“龍哥不怕撞破蛋蛋嗎?萬一蛋蛋碰了,喜歡龍哥的女人們該有多傷心。”
“所以,龍哥到底要拍的是一部什麼電影?到底是馴馬,還是馴鷂式戰鬥機?”
“我覺得應該拍馴龍!”
“如果這世上真有龍,龍哥一定拍馴龍影片。”
《真實的謊言》開始真正拍攝,副導演吳龍選了暫時沒戲拍的黃億於。
《死神來了》系列終結,黃億於暫時沒有戲拍。《真實的謊言》也有雄獅影業的份,讓黃億於參與亦說得過去。
因為擔心溫絲來特和絲佳麗對探戈的忘記,所以先拍的文戲中,又以這三場舞先拍。
兩場探戈,一場絲佳麗的託衣舞。
群演們穿著晚禮服在大廳按要求準備好,很多群演,其實是吳龍拍攝時的老群演。
吳龍拍戲有個習慣,儘量用熟悉的人。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演員,皆如此。
熟悉的人知道吳龍的程式和習慣,用起來比較順手。
而不熟悉的人,則聽其他群演講規矩。他們也體會到了吳龍拍電影,與其他導演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吳龍喜歡拍長鏡頭。哪怕最後這些長鏡頭要剪成零碎的鏡頭,吳龍也按長鏡頭拍。
因為,這樣有利於進入狀態的演員持續發揮。
而如果拍攝得好,能用長鏡頭,吳龍則很少剪輯。
比如這場探戈,吳龍就要求拍完一曲探戈舞表演。那麼群演們也被要求一起跳完或在周圍繼續演。
而不是像通常導演拍攝的方法那樣,拍一個鏡頭,拍完OK,再來下一個鏡頭。
吳龍的拍攝方法,要求演員演技線上,且要求不要出現失誤。相對來說,要嚴格得多,難度也加大。
可如果能參與吳龍電影的拍攝,哪怕是群演、哪怕是個不起眼的角色,也會成為一種了不得的資歷。
就是說,參加過吳龍電影拍攝的演員,哪怕是群演,也是得到了吳龍的肯定。
吳龍的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
吳龍住導演和演員一身,他的影片無一例外都大獲成功。能得到吳龍的肯定,相當於一種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