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偽紀錄片,那麼看起來就要像私人安裝攝像頭拍攝,不能像拍電影的樣子。所以,燈光要注意,不要被拍到或者拍出反光的效果。雖然普通觀眾不是專業人員,不容易發現。但看起來肯定和現實中的不一樣,那麼代入感就不一樣。”
文之仁和沃納點頭,確實如此。這點又和《女巫布來爾》的戶外拍攝不同。
室內有很多反光源,容易穿幫。燈光太多,因為室內空間小反射和漫反應增大,感觀看起來會不一樣。
“這個劇本以及臺詞,你們並不一定要完全遵照。如果你們有創作靈感,可以根據現場拍攝情況修改。”
文之仁和沃納再次點頭。不過兩人也只是點頭,並不認為自己能修改吳龍的劇本。
他們不只拍過吳龍的《女巫布來爾》,還看過別人拍吳龍的劇本的電影。比如《死神來了》和其他電影。他們相信那些導演也不敢改吳龍的劇本。
按吳龍的劇本來拍,可以保證成功。
改了吳龍的劇本,成功了還好說,不成功責任在誰?
文之仁和沃納自己失敗過一次,更加不可能改吳龍的劇本。
“龍哥,關於角色的選擇上你有什麼建議嗎?”文之仁問。
“你有什麼看法?”吳龍考他。
“我覺得,男女主角最好在現實裡是情侶,這樣演起來才自然。我們這是偽紀錄片,電影男女主角是情侶,那麼現實中的演員也應該是情侶。”
吳龍點頭認可。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你們看,其實你們是有能力的。而且,這兩個演員不僅僅是情侶那麼簡單,還應該是多年的情侶,生活中少有爭執。最好男演員有那麼點大男子主義,就和男主角的人設類似。”
“這部電影的難度之一,就是男女演員的人選。男女演員選得好,這部電影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選角上你們一定要把控好,寧可花時間選演員,也不要勉強。”
沃納似乎被吳龍的話開了竅,說道:
“我有點明白了。是不是這樣,我們給試鏡演員的角色人設只有大概,並不具體。但面試時,讓演員自己根據大概描述,自己擴充套件角色的一些背景故事。如果與我們想要的演員相符,我們就選他們。”
吳龍稱讚道:
“這是個不錯的主意,你們可以嘗試。”
“但是,不要讓演員有太過自由的即興創作。比如不要過多地使用對方的名字,否則會減弱真實感和觀眾的代入感。也不要進行強迫性的說明。”
文之仁和沃納想了想,點頭表示理解。
不過多使用對方名字,相互說話時直接說。這樣一來,沒了名字的阻礙,觀眾們感覺是對自己說一樣。現實生活裡,相互對話確實不會過多地說出對方的名字。
而不進行強迫性的說明,就很好理解。彷佛是在向觀眾解釋一樣,生怕觀眾不瞭解。這樣容易看出是拍電影的痕跡,阻礙了偽紀錄片的真實感。
“音效和佈景,也要體現出自然主義的效果。比如,可以在房間裡用一種單調的嗡嗡聲,再在裡面加進分貝很低的隆隆聲,形成一種聽起來好像是一個人在以一種低沉,卻又聽不清的聲音在說話。”
吳龍的提點,其實在他給的劇本附後相關中,都有詳細的各種操作,甚至包括打燈方式都有。這樣可以讓他們儘快地做到最符合原版電影的拍攝,反正都是系統提供,不用吳龍操心。
得到吳龍的指點,文之仁和沃納才有了點信心。否則,製作成本才一萬五千美刀的電影,他們可真是沒信心拍成功。
回到好來呼,兩人開始研究。吳龍雖給了詳細的指點,劇本後也有很多具體的操作。可有一些事情,還是需要他們兩人自己解決。
比如吳龍說的,先在網上暗中挑起話題,讓網友們自發拍攝自己晚上睡覺時房間裡的影片。
這件事傳開後,也許會有人得到靈感,也拍一部這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