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盜》的運營,前期看起來不成功。至少對加勒比海聯盟來說,是如此。
可這個不成功, 是對加勒比海聯盟而言的。
對於吳龍,他是成功的。
這也是吳龍沒有收取加勒比海聯盟價值超過一億美刀的豪華遊輪的原因。
收了錢,就要辦事。
收多少錢,辦多少事。
吳龍的成功,是因為他沒有讓亞馬遜熱帶雨林系列和加勒比海盜系統自己打自己。
所以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系列還在的時候,吳龍只是適當提及加勒比海盜,不讓加勒比海盜搶走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風頭。
等《鐵血戰士》下架,吳龍再巧妙的把亞馬遜熱帶雨林引發的神秘引致加勒比海上。
這是把《鐵血戰士》的熱度和流量,帶到《加勒比海盜》和加勒比海上面去。
《鐵血戰士》採用了反常的宣傳套路。大家只知道有這麼一部影片,卻對這部電影沒有一絲詳細的瞭解。
《加勒比海盜》沒有沿用這樣的運營,而是另想不一樣的辦法宣傳。
這就保證了運營兩部電影的神秘感與好奇心的過渡。
神秘,往往能贏來好奇心。好奇心起來,就會被吳龍吸引,最終乖乖掏錢看吳龍的《加勒比海盜》。
電影公司的營銷經理,從此次交流會中學到不少東西。都在想著,以後他們的電影宣傳,要不要像吳龍那樣做?
可是,要學吳龍,怎麼學?
學哪裡?
哪些能學,哪些學不來?
交流會的一些影片,被人放在網上,讓人知道吳龍是怎樣一個重要的人。
而一些運營、營銷相關的專業文章,也對外刊登或放到網上任人觀看。
什麼《吳龍,當代著名的營銷大師》,什麼《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運營》,諸如此類的東西。
一部還未開拍的《加勒比海盜》,直接刺激加勒比海旅遊業。
一時間,吳龍不僅在影視圈更出名,還在營銷界出名,並被尊重。
一個會演電影會拍電視的營銷大師。
“天啊,龍哥竟然是營銷大師?”
“好像說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