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車上,吳龍開車載著大家返回。
安吉麗擺弄著手中的攝像機,這是從喬的家裡拿的,喬的另一臺攝像機。
“龍哥,沒想到剛才你對獅子吼的樣子被拍上了。”安吉麗高興地喊道。
原來,她發現獅子出現後,居然悄悄開啟了攝像機拍攝。
“刪掉吧,不然會暴露我們的。”吳龍嘆氣。
安吉麗明白情況的重要性,趕緊刪掉。
“刪掉了。”她告訴吳龍。
吳龍邊開車,邊問道:
“剛才你們說,西斯是喬抱回撫養長大的,現在西斯卻迴歸了自然。可之前凱文對我們說過,人類飼養的獅子,根本不可能真正迴歸自然。這不是矛盾嗎?”
凱文似乎被問住了, 回憶了很久才解釋:
“喬並沒有飼養很久。有一個獅群的母獅,它的孩子被鬣狗殺死了。喬把西斯放在了那隻母獅附近。西斯的叫聲引起母獅的注意, 最終失去孩子的母獅接納了西斯,把西斯當作自己的孩子,以彌補死去的幼獅。”
金莎幫忙解釋:
“有時候,不是自己獅群幼獅,會被母獅咬死。就算母獅不咬死,也會被雄獅咬死。西斯沒有被咬死,是它運氣好。那隻母獅為了保護西斯,和雄獅打起來。最終雄獅不想傷害母獅,只好作罷。”
“一個獅群,負責捕獵的是母獅。母獅受傷,對獅群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因為自己內鬥受傷,更不應該。所以雄獅看見母獅反抗激烈,才沒有繼續與母獅鬥。如果真打起來,母獅不是雄獅的對手。”凱文補充。
正如凱文所說,獅群裡捕獵的永遠都是母獅,而非雄獅。母獅們辛苦地捕獵,甚至有可能在捕獵中受傷。它們除了捕獵,還要帶孩子,真是辛苦又勤勞。
雄獅則是等著母獅捕到獵物,過去搶第一個吃。雄獅吃完,才輪到母獅吃。如果獵物不夠,母獅就吃不飽,甚至沒得吃。
難道雄獅不會捕獵嗎?
不,雄獅同樣會捕獵。
雄獅長大要離開獅群。離開獅群的雄獅,在沒有建立自己的獅群時,它們就需要自己捕獵,或者搶鬣狗、搶獵豹、搶別的獅群的獵物。
在獅群裡,雄獅的存在是保護母獅不受鬣狗或其他雄獅的欺負。獅子的最大天敵,就是鬣狗。
犀牛、大象、河馬、鬣狗都不怕獅子,但犀牛、大象和河馬通常不會主動攻擊獅子,更不會說把獅子當獵物。
可鬣狗和獵豹,會把幼獅或小獅子當獵物。
獵豹單打獨鬥,對獅子的威脅不算大。
鬣狗也是群居動物,它們一群圍攻落單的母獅,甚至能殺死母獅,把母獅當成食物。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會把小獅子當獵物。和母獅打,主要是把母獅引開,不讓母獅保護小獅子。
夜晚來臨,他們還沒回到喬的家,在外露營。
鬣狗像人一樣的傻笑聲,在夜裡聽見感覺很詭異,總能讓人聯想到不好、不乾淨的東西,併為之毛骨悚然。
四人燃有火堆,全都晨車上休息,輪流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