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不只是動作巨星> 第254章 讓更多人認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4章 讓更多人認識 (3 / 3)

也有人提出,練習是不與駛來的汽車在同一直線,這樣就不用擔心會被撞到。

然後透過側面拍攝的影片來察看和糾正。

這確實是一個方法。

跑車的車身高度一般在一米二左右。一些彈跳能力強的人,跳起來後團身做後空翻,距離地面高度能超過一米二。這樣的是可以嘗試這個挑戰。

有人用這樣的方法練習後,信心十足要做。

可真正面對一輛疾馳而來的跑車時,情況又不一樣了。

與跑車在同一條直線上,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角度有偏差,會導致判斷時機時出現誤差。

與跑車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面臨壓力和危機感不強,人的自我求生意識沒有最大發揮。因為意識裡知道跑車肯定不會撞到自己,心態放鬆。

可面對跑車,與跑車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時候。看著快速迎面駛來的跑車,情況又是不同。

危機感和麵臨壓力不一樣,同樣會影響判斷。

樓頂極限跑酷,建築物是固定不動的,比較容易判斷。

跑車是動的,而且是正面駛來,想要在極短時間內判斷相互間的距離很難很難。

有人即便用上述方法練習過,在進行真正嘗試時,還是選擇放棄,往旁邊躲開。有人認為自己練過,怕丟臉不願放棄,結果被撞傷撞死。

這些失敗的影片被上傳後,很多人才真正認識到吳龍能做到這個挑戰表演,是多麼不容易。

劉錦秋、張珠琳等劇組人員來落山磯幾天後,金丘獎頒獎典禮開始。

金丘獎的紅地毯不像國內的紅地毯那樣,紅地毯上沒什麼人,走完一組再一組。

這裡的紅地毯,更像是明星聚會的派對。

也有工作人員,掛著工作牌。也有主持人採訪,但是採訪區和形式有區別。

國內的紅地毯採訪區,背景就是背景,且只有一組採訪。

金丘獎的紅地毯有三個採訪區,分別在紅地毯的不同區域。有的採訪區是通透的,背景可以看到路過的嘉賓或明星。

明星們下車後,與粉絲打招呼,與朋友打招呼。沒有被採訪到的,可以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

吳龍他們這些外來者,對麥瑞肯國的影視圈不熟,只有劇組的人自己聊。湯姆倒是有和朋友打招呼,只是要帶著吳龍他們,還是和吳龍呆在一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