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市行政轄區內有五區十縣二農場。所謂五區,即路南區,路北區,開平區東礦區和區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戰略的調整,有的縣已經變成了縣級市,有的變成了區,比如原來的遵化、遷西、遷安、灤縣、豐南等,都變成了遵化市、遷西市、遷安市、灤州市,而豐南則直接劃入ts市區,直接變成了豐南區,有的是後話在此不贅述。
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阿利也不知道,知道遵化桃花山有一個桃花節。桃花山位於遵化市112國道沿線的楊家峪村,這裡原始林木覆蓋率達百分至八十以上,四面環山的山坳裡有一萬多畝桃樹,獨特的地形條件使這裡的野生桃花開花很早。每年三月底至四月初,這裡都舉辦為期十多天的“桃花節”,是BJ、天津、唐山等周邊城市踏青遊玩的好去處。
那天阿利翻看勞動日報時看到了這則訊息。決定去遵化桃花山那去遊玩。
說去就去。第二天老早的,阿利三口子就乘坐去遵化桃花山的班車去了遵化。
等到了目的地一看,報紙上的圖片根本就沒有看到。原來是已經過時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雖然山裡的桃花開的晚,但阿利他們是五月份去的,那個時候去,哪裡還會有什麼桃花?!只是偶爾有幾朵殘花在枝上掛著,迎風擺動著。但如果這裡在桃花盛開的季節,那漫山遍野的桃花迎風飛舞,那又是怎樣的壯觀?又有多少人會知道這鬧市外的桃源“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又有誰願意“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又有多少人的願望就是”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又有誰能悟出“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又有多少人能過上這人世間最灑脫的田園牧歌式“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的生活?!
沒有了桃花可觀賞,只剩下漫山遍野的桃樹,空手而歸?妻子說道:“反正咱們回去也沒意思,不如咱們爬山,咋樣?”
“好!”兒子舉著小手說,其實他最怕的就是母親說往回返。
“我也同意。”
附近的那座山叫什麼名字,當時在下山時是問了的,但是後來忘記了。
那座阿利三人是從山北面開始往上爬的。山有些陡,根本就沒有上山的路,三個人從這個位置和這條路線往上攀登,也恐怕是第一次了。三個人是邊往上爬,邊互相照應著,有的時候需要搭手上拉時,都會格外地用力和小心。
這是一條根本就沒人走過的路線。三個人你抻著我,我拽著你,一步一步往上攀登爬。有枝條,有藤蔓,有奇形怪狀的樹伸展著枝丫,除了防止被樹枝劃傷外,還要注意腳下,防止滑落的同時,還要防止被突兀的石尖兒劃傷。一壺水三個人喝,但幾乎沒有做任何的停歇,等到爬到山頂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半多了。
終於站到了山頂!三個人以征服者的身份站在頂上。真的是一覽眾山小!從山頂上放眼向四周望去,成片的綠色披在山腳下,黃色的土地,陽光下有亮光反射像鏡子一樣的的是水。他們都是那樣的規矩,邊稜分陰。不遠處的民房頂上,有嫋嫋的炊煙隨風飄散,動靜相間。站在高處,看到的是這樣的一幅大的畫卷。
“我來了——!”滿臉通紅的王l榮用手卷成了一個喇叭形,大聲向空曠的山下呼喊著。
“我來了——!”兒子也用手卷成了一個小喇叭,大聲呼喊著。
“啊——!”阿利大聲地喊著。
山頂上的三個人很興奮!喝乾了所有的水。阿利和兒子倆人開始在山頂上找著東西。突然,前面有幾棵酸棗。倆人急忙跑過去一看,上面還有幾顆酸棗。摘下來放進嘴裡,有酸甜味兒,但不多的幾顆摘下來就放進了包裡,開始下山了。
下山一樣比上山容易些。阿利他們是順著原來下山的路下的山,這就比原來省時也省力了不少。
等到了山腳下時,已經是五點多了,天也開始漸黑。正碰上開拖拉機回家的農民,就順便地搭了一下車,才得以趕上從遵化回t市裡的最後一班車。
等到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三個人都很累,就簡單地吃了東西,睡了。
其實最累的,當屬孩子了!他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讓父母幫他一次。他付出的精力和汗水只能比兩個大人多很多,但他一直堅持始終。。
沒有毅力與決心,是絕對做不來的!只有努力去幹事,過程中才能從中分享到付出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
沒有付出而唾手可得,那喜悅也就打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