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對著研究手稿影印件苦思冥想半天后,秦智博決定採用第一人稱來進行此類故事的創作。
第一人稱相對於第三人稱,雖然展示的內容會相對狹隘,容易出現資訊不對稱,但第一人稱的代入感是最強的。
而這些研究手稿的內容本身也是由淺入深,並不害怕資訊展示不全,一步步探索和調查出真相,反而是這種故事的特點。
再加上第一人稱無與倫比的沉浸感,簡直就是天造地設。
兩份研究手稿,秦智博優先選擇了間宮老爺的“南極探險實錄”進行創作。
原因很簡單,這個故事有著清晰的故事脈絡,能相對容易地寫出原汁原味的冒險故事。
間宮貞昭的“夢魔調查”故事內容相對空白,雖然調查了許多人的夢境,但cthu到底意味著什麼,間宮貞昭自己最後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
所以秦智博打算等以後自己能調查到cthu的含義,再進行這篇的創作。
作品名上,秦智博當然不能使用“XXX的研究手稿——南極探險實錄”這類的標題,一點兒衝擊性都沒有,看起來像是學術論文。
整個故事既然發生在南極的一座黑色山脈裡,見證一切瘋狂存在,那書名就叫...
《瘋狂山脈》吧!
......
就這樣,秦智博花費三天的時間就將這部《瘋狂山脈》寫出來。
為了與原研究手稿的內容做出一些不同,併合理安排更多的資訊,秦智博選擇的是密斯卡託尼克探險隊當時的負責人——戴爾教授作為第一視角主人公。
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來講述從籌備南極探險專案到進入南極之中冒險的各種故事,這樣能有更強烈的真實感。
《瘋狂山脈》的故事創作完成,秦智博聯絡到新名香保裡,讓她幫忙聯絡了之前調查新名任太郎失蹤事件時去過的那家出版社。
現在新名香保裡沿用自己父親的名字仍在創作《二分之一的頂點》,出版社對於這塊金字招牌介紹來的人自然不敢怠慢,再加上秦智博是個名人。
百盟書
“你好,我是這家出版社的主編,巖田正男。”
名人出書,再加上熟人介紹,直接就是出版社主編的親自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