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大吾也沒有再客氣,道了聲謝坐在沙發上之後便將自己的情況說了出來。
原來,就在高木拓幾乎傾盡所有流動資金從長戶大幸手裡將BGRAM買下來之後,being便進入了一蹶不振的狀態。
當紅的頭部歌手走了兩個,WANDS又被轉手給了SONY,再加上本應該大紅大紫的DEEN和TBOLAN均未能重現原本世界的榮光,being的中堅力量一下子便陷入了空虛的境地。
雖說B'Z的二位大佬依舊保持著十分穩定的狀態和銷量,但作為一家擁有多個廠牌的唱片公司,單靠B'Z的表現實在是無法支撐起公司本身。
而更糟糕的是,即便being和長戶大幸已經被逼到了如此田地,那些娛樂圈中的大佬們卻依然沒有想著放過這家前一年還創造著神話的傳奇唱片公司。
於是,長戶大幸被高利貸催債的報道依舊在各大雜誌和媒體中甚囂塵上,being的債務問題更是在不少無良記者的筆下被誇大了無數倍,以至於原本跟being交情甚密的幾家銀行也不得不出於審慎考慮要求提前收回放給being的各類貸款。
這情況無異於是給了財務本就吃緊的being當頭一棒,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不僅員工們的薪水得不到保障就連已經制作到一半的B'Z的新單曲《MOTEL》也被迫陷入了停滯。
不過,長戶大幸畢竟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在being已經陷入如此危機的時刻他還是沒有放棄。
他先是壯士斷腕出售了已經沒有辦法再製作唱片的幾個廠牌,只留下B'Z、MANISH、大黑摩季、慄林誠一郎、明石昌夫等幾位他認為有前途的歌手和製作人,隨後便精簡公司架構,將不少已經用不到的機構和員工進行裁撤,在節省的開支的同時也加強了自身對being的掌控力。
這樣一來,being雖然可以說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但畢竟還算是暫時保住了公司本身,不至於瀕臨破產。而長戶大幸本人也憑藉著出售廠牌以及歌手轉讓等一系列操作獲得的資金擺脫了高利貸的困擾,從而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司治理中來。
“原來自那天在療養院見面之後,being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啊。”聽完了田中大吾的講述,高木拓不禁感到有些唏噓。
要知道也就是在幾個月之前,being的許多歌手還牢牢霸佔著公信榜的不少位置,誰能想到音樂界的一代梟雄長戶大幸和他的being竟然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跌落神壇。
“是啊,事情發生的太快,我也是好久都沒有適應過來呢。”田中大吾微微嘆了口氣。
“所以,田中桑這次來是想讓我們跟being合作,幫一下此刻的長戶社長麼?”一旁的麻生啟太突然開口問道。
“啊,我並不是這個意思。”田中大吾苦笑著搖了搖頭,“我這次過來,其實是來求職的。”
“求職?”聽到這個答案,高木拓和麻生啟太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驚訝。
“咳咳,其實沒什麼值得驚訝的。我對自己會被裁員其實早就已經有所覺悟了,畢竟現在的being架構很簡單,多養一個我這樣的助理實在是沒什麼必要。”田中大吾乾咳了兩聲,略顯無奈的聳了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