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迎娶範秀爾一事,在京師被人們很是談論了一陣子,大家對此也是褒貶不一,這其中不乏大明至上的言論,認為笛卡爾不過是個夷狄,哪有資格迎娶我大明之婦人?
聽說朝廷給這些西夷開出很高的報酬,尤以這個狄卡拿的最多,聽說每月俸祿足有三百兩之多,這可是相當於朝廷三品官員的層次了,莫不是這個範秀爾貪圖這名西夷的錢財?
這朝廷最近是怎生回事?
給這些遠道而來的西夷蓋上豪宅不說,還每月給他們如此高的俸祿,豈不知老祖宗傳下來的那句話嗎?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建奴韃子不就是例子嗎?朝廷待他們再好,依舊喂不熟他們,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朝堂上那些大佬都昏了頭不成?
當然了,普通百姓對此既不關心,也不懂得什麼華夷之辯,這些閒言碎語的製造者,大都是家境優越不愁吃喝的閒散人等,整日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茶吹牛、指點江山,聽上去那些高談闊論都是道理槓槓地,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真實原因到底如何。
這或許就是後世噴子的鼻祖吧。
他們那裡知道,單單是笛卡爾編纂的《解析幾何》,這本後世中學必學的課程,大明給出的這點酬勞,其實不及這些知識的萬一。
解析幾何可是劃時代的產物,在這個代數還停留在初始階段的時代,笛卡爾成功的將完全分開的代數和幾何聯絡到了一起,並且創立了座標系這一學說,也未後來微積分的創立奠定了堅實地基礎。
這是數學史上一次劃時代的轉折,後世數學方面所有成就,都是在笛卡爾打下的基礎上的延伸。
自從銀幣誕生後,所有屬於吃朝廷飯的官員人等,成為第一批銀幣的領取者和使用者,這種精美的錢幣也讓引進的人才們愛不釋手。
笛卡爾還無所謂,他在歐洲已經沒有了親人,僅有的幾位好友也因距離遙遠而暫時無法聯絡,而其餘在歐洲還有不少親屬的人就有些沉不住氣了,不少人向方以智提出,希望大明能夠儘快擴大在歐洲的名聲和影響力,促使大明銀幣能夠早日在歐洲全面流通。
富貴而不還鄉,如衣錦而夜行。
漢高祖這句話在全世界其實是通行的。
遠道前來大明的這些人,不管有著何等的說辭和目的,但有一個目的是相同的:賺錢。
他們在歐洲或是不受重視,或是因為覺著自己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或是想在國外混出點名堂來,給那些瞧不起自己的家人看,所以他們才在大明使團的銀彈攻勢下,咬牙跺腳後來至異國他鄉。
這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已經全都大獲成功。
大明朝廷給他們的待遇,足以讓許多人在歐洲過上貴族般的生活,現在雖然處於種種原因,他們不可能回去,但要是能夠把一部分銀幣透過商船捎回給親人們,這樣既能與人分享成功的喜悅,又能向他人證明,自己確實是個人才,只是未被發現而已。
可是大明的銀幣雖然值錢,但在歐洲是否能夠流通,這可就是個未知數了,自己現在空有大把的財富,可是連個炫耀的機會都沒得,這可真是急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