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維特並沒有回答方以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而是鄭重其事地對大明提出了警示。
從東印度公司以及荷蘭政府的角度出發,巴列維特不希望西班牙能夠打敗大明,因為大明不僅是物產豐饒、能夠讓荷蘭獲得足夠利益的國家,而且兩國之間太過遙遠,大明的艦船並不能給荷蘭和東印度公司帶來威脅,而西班牙人卻始終是荷蘭的競爭對手。
“對於荷蘭政府及時示警之意,大明朝廷深表謝意。
不過,貴使不必擔心,我相信我朝已對此有充分準備,我朝興義師討不平、解呂宋諸族於倒懸,此舉順天應命,是以勝利最終必屬於我皇明!
貴國以貿易聞名,巴列維特先生此番來訪,想必是又有所需吧?
恰巧我朝又有新品上市,此次定會使貴司滿載而歸!”
方以智先是致謝,然後把話題引入了正軌。
他知道對方前來就是為了賺錢的,送上西班牙方面的訊息只不過是為了賺個人情而已。
兵部早就制訂了在馬尼拉阻擊西班牙軍隊的方案,準備給西班牙人一個更大的教訓,現在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只等西班牙人上門。
“密之兄說的是,你們東印度公司做的就是生意,有話敞開講便可,咱們可都是老交情了,有事儘管直說,我與密之兄能做主的便當場拍板,不能做主的便予以上稟!”
一直未曾出言的鄭芝鳳笑道。
他剛才在琢磨著如何給自己最鍾愛的幼子討個封賞,所以對方以智和巴列維特的交談並沒有太過注意,不過在聽到方以智表態後,作為鴻臚寺主官的他還是藉著話茬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鄭芝鳳喜愛交遊,對於現在鴻臚寺卿這個職位還是比較滿意的,經過這場歐洲之行,在海上歷經好幾次生死之後,鄭芝鳳對權勢的欲往已經越來越低,只想著在享受人生的同時,把自己幼子的後路鋪平,那自己這輩子就很圓滿了。
“尊敬的方部長、鄭副部長,我這次來主要為了兩件事情。
第一,當然是要與貴國加深貿易往來,將貴國精美的商品遠銷歐洲。
第二,受荷蘭政府的的委託,我對貴國政府提到的,在臺荷蘭人遷居馬尼拉後的地位和待遇表示不滿!
我們荷蘭方面認為,我國公民遷移到馬尼拉後,應當享受充分地自治權,保留適當的自衛權,防止一些意外事件發生時,我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受到嚴重威脅!
我們荷蘭政府尊重明帝國政府在海外的一切權利,但同時希望貴國政府從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角度出發,對於這件事情加以重新考慮,以免妨害兩國之間以後的各種交往!
這就是我們荷蘭方面的訴求,還請方部長和鄭副部長向貴國偉大的皇帝陛下轉達我們的意見,採取措施確保我們荷蘭方面的利益!”
巴列維特神情鄭重的向對面的方以智和鄭芝鳳說道。
現在在臺荷蘭人已經按照協議開始向馬尼拉撤離,而大明關於荷蘭移民在馬尼拉的行動規範也傳回了國內,荷蘭政府高層對此意見不一,強硬派認為,應當效仿之前在臺灣的制度,荷蘭人可以在馬尼拉築城,保留一定數量的軍隊,擁有絕對自治權。
而溫和派則認為,現在的馬尼拉已經成為明國的殖民地,以明帝國政府一貫強硬的政策來看,荷蘭方面的這一訴求肯定不會被允許,而荷蘭是以賺取更多利潤為目的,沒必要在這件事上太過強硬,以免引發明帝國的不滿,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最後因荷蘭政府高層並未就此時達成一致意見,所以這一條被作為了試探性的條件加了進來,到時候根據大明朝廷的態度,具體如何應對由巴列維特看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