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 (2 / 3)

不就是把張定遠一家移到皇莊安置嗎?

不就是安排御醫給其父診治嗎?

不就是讓張定遠入國子監讀書嗎?

這都是良善之舉,也是值得稱讚的。

朱慈烺所做的這些舉動也正是自己希望他能做到的。

舉手之勞而已。

張定遠將來的前途如何,誰也無法現在就斷定。

不過依朱慈烺的描述來看,此子將來應該會有一番作為。

每一個成功的人,需要的是三分能力,六分運氣,外加一分貴人扶持,有了朱慈烺這個貴人,張定遠的一生註定不會平凡。

所謂的平凡,很多時候只是欠缺一個剛好適合你發揮的平臺而已。

自己不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嗎?

如果不是穿越到幾百年前這個萬人之上的位子,後世的自己一輩子也會像絕大多數人一樣,過著極為平凡而且糟心的日子。

每月拿著不高的薪水,遇到一個彼此相愛的女人,娶她為妻,然後生兒育女,會經常為車貸房貸發愁,時常會因為不能給妻兒以更好的生活而愧疚,會因為父母的逐漸老去而憂傷。

等到孩子大了,又會因為他(她)學業愁的掉頭髮,更會為他(她)有早戀的傾向而發狂。

而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將來也會重複著自己的人生軌跡,把自己平凡的人生再次演繹一遍。

細節會有不同,但劇情大致一樣。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再過五年,也就是到崇禎十七年時,將田地賦稅降到十一,算是對原先那段歷史上讓無數後人痛惜的那場天變的一次紀念吧。

甲申之變,神州陸沉。

皇帝殉國,華夏蒙難。

就為了那個散發覆面、左腳光著、右腳穿著紅鞋、未著龍袍、只穿著一件藍色常服的男人,為那個留下了“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遺言的悲情皇帝,朱由檢也覺得應該用某種方式來向他致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