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酒業的牛刀初試便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在將數量有限的高度白酒分銷各地後,反饋回來的訊息還是很令人鼓舞的。
這種約有四十度的白酒在江北尤其受歡迎,特別是在塞外苦寒之地。
據四海商行負責與塞外蒙古部落交易的負責人說,在嘗試過這種新酒帶來的愉悅感後,運過去的數百壇新酒被蒙古各部落中的貴人搶購一空,並且在搶購過程中出現了打鬥的現象。
為了搶得一罈新酒,平日裡好的跟一個人一樣的蒙古人相互之間大打出手,場面一度混亂不堪,最終負責保護商隊安全的一小隊馬祥麟部官軍打響火銃,混亂的局面才得以迅速結束。
本著不賺白不賺的生意理念,商隊負責人採取了競價的方式,對這批新酒進行了公開拍賣,結果也是十分喜人地。
一罈新酒換取一匹馬或者是一頭牛犢、兩隻羊羔,這個價格已經為豪爽的蒙古同胞所接受,在得知新酒數量只有這些,往後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有的訊息後,蒙古貴人們吵吵嚷嚷的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之意。
喝一口這樣的新酒,以前的馬乃子酒頓時顯得寡淡無味,甚至連看都不想再看一眼。
商隊負責人坦誠地告訴蒙古同胞們,這種新酒的釀製工藝十分複雜,十幾人日夜輪班勞作,一夜也只能產出五壇,而這五罈美酒釀造完畢,需要消耗至少兩石糧食,算下來成本實在是太過昂貴。
因為現在大明的糧食還不夠吃,還有很多人在餓肚子,所以短期之內,新酒無法進行大批次的生產銷售,各位能以現在的價格享用美酒,是聖上體恤蒙古同胞不容易,特意吩咐四海商行讓利的結果。
商行負責人還告訴這些穿著皮袍、身上散發著刺鼻異味的蒙古貴人們,為了加大糧食產量,數千萬的百姓正在大力開荒種田。
但開荒時人力總是不如畜力好使,所以蒙古同胞們要多多蓄養騾馬耕牛,然後透過商行運入塞內給種田的百姓使用。
這樣不用幾年,糧食大量產出後,蒙古同胞們既能獲得更多的糧食,也會享用到更多的美酒,暢飲美酒之後,在脫下皮袍,光著膀子圍著篝火跳一段蒙古舞,那該是多麼幸福的時光啊,人生不就該如此嗎?
商行負責人的一席話讓四肢健壯、頭腦略微發達的蒙古貴人們咋舌不已。
他們雖然沒有完全相信商人嘴裡的話,但據他們老輩代代相傳的諺語分析,這新酒釀造應該確實是十分的麻煩,要不然以大明商人的德行,看到新酒如此暢銷,早就面帶狐狸般的笑容宣佈:過段時間還會有美酒運來,到時候歡迎大家踴躍購買。
看來自己今天花的太值了。
剛才只買了五壇,等從集市上回去後,自己留下兩壇、哦不,三壇,其餘兩壇再賣給更北邊的伊刺火部。
看在大家都是蒙古人的份上,一罈酒就換兩匹馬或者是一頭犍牛、四隻羊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