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 (1 / 2)

面對如何讓大戶家中的銀錢流動起來的問題,目前為止朱由檢只想到了上述兩條策略。

禁兼併這一條措施是釜底抽薪之舉,全面實施後將會把大筆資金流入到不動產的道路給堵死,同時也能有效地避免自耕農失去土地後有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

在經歷過十幾年的戰亂、饑荒、瘟疫等惡劣因素的影響後,大明人口出現了急劇減少的狀況,山東、河南、陝西、山西等行省有大量的田地因為人口太少的原因,處在了閒置狀態。

以目前的情況看,在可預見的將來,土地與人口之間的矛盾,將不會成為北地的一個重大隱患,只有等到人口急劇增長,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狀況後,土地兼併才會成為北地的主要矛盾。

各地官府在清丈田畝的同時,還會把全大明人口普查和統計作為附加任務順帶著完成,這項重要資料會成為各項社會活動和經濟指標的依據。

按照後世的統計資料來看,大明五成左右的人口集中在江浙地區,剩餘的五千到六千萬生活在其餘十幾個布政使司的轄區內。

與現在大明的國土面積來看,這就是標準的地廣人稀。

就拿陝西來說吧,在動盪不安、連年乾旱的環境下,孫傳庭按照朱由檢的戰略部署,將全陝人口中的大部分安置在了西安府、平涼府、鳳翔府以及臨洮府,而這些人口總計也就一千多萬,還不及後世武漢、鄭州一個大城市人口多。

別忘了大明的陝西可是地域面積最大的行省,包括了後世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省的地盤。

如此大的土地面積,只有一千多萬人口,並且諸多士紳大戶在戰亂中全家被滅,如此情況下三十年二十年之內根本不用擔心土地兼併的問題。

抑兼併的主要目標是富裕的江浙一帶,其他地區是在未雨綢繆。

這是立法的前瞻性,為子孫後代著想。

既然限制了江南大戶們的銀錢流入土地,那他們手中大量的資金也不能閒置浪費。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成立錢莊,以給付利息的方式收儲大戶們的鉅額資金,然後借貸生息,讓資金流動起來。

但這個方法聽上去很美好,可是最終還是需要實業來給與強有力地支撐才行。

沒有大量暢銷地產品,誰會去錢莊借貸建造工坊?

指望農戶在賤年時借貸渡過難關是不現實的,大明的農戶根本沒有借貸的意識,只要吃草根樹皮能夠活下去,他們是不會從所謂的錢莊借錢的。

就算到了絕路,他們還有一條道可走逃荒。

寧願逃荒也不會去借貸。

現在四海票號開辦已經有兩年了,但業務也只限於用銀票減少四海商行自身需求,省去大額銀錢長距離運輸的不便性,這種方式還沒有為更多的商戶所接受。

既然錢莊的優勢無法充分體現,那麼減徵商稅、刺激士紳大戶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實體產業中去,這就成了目前朱由檢唯一能想到的方法。

從三十稅一,降為五十稅一,讓利的幅度是空前的,相信這項政策一出臺,就會讓很多家產豐厚的大戶們為之心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