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 (2 / 2)

也就是說,遼西邊軍這十三萬人,每年僅是正常開支就要六百萬兩銀子。

再加上城牆修繕、出戰賞功等等其他名目的消耗,整個遼西邊鎮每年消耗的銀錢數目大的嚇人。

多年來,天啟和崇禎不是沒有考慮過減少遼餉,並且數次派遣兵部職官出關核查遼西兵額,可是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每次得知朝廷要派員核查,遼西將門便會以各種理由和藉口加以阻止,使得兵部官差們還未出關便打了退堂鼓。

遼西將門的藉口找的很充分,最常用的就是說建奴精銳哨騎經常越過鬆錦深入寧遠一帶,除了查探明軍軍情外還四處燒殺擄掠,並報說某某日有多少外出耕作之軍民被建奴殺害,官軍怕此乃誘敵之計,故而只能堅守城池不出等等,以此來恐嚇朝廷這些文官。

這種簡單粗暴的恐嚇方式很有成效。

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萬一為了朝廷公事而送上自家性命,那簡直就是愚不可及的蠢人行為。自己飽讀詩書,深信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聖賢之言,若是知道有性命之憂還去處置公事,豈不是與村頭愚夫一樣?

既然有了這種思維,就算皇帝下旨、堂官呵斥,這些被派遣的職官們也是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上司,比如,出了山海關之後,頂多走到寧遠便死活不在往前,只是遣了幾名書辦吏目,由官軍護衛著前去松錦辦差。

而這些書辦和護衛的官軍自然也不是傻子,在遼西將門送上幾兩幾十兩的銀子後,隨便找幾個堡寨住上幾天,然後就拿著加蓋錦州總兵大印的文案回到寧遠交差,上面的資料自然還是原先的,而正是這一次次的不作為,才使得朝廷明知遼餉是個坑,但又不得不拿著大把的錢糧往坑裡扔。

楊嗣昌接掌兵部後,前後兩次派員出關核查,其中一次甚至由左侍郎王家楨親自帶隊出關,想著找出遼西上下吃空餉的證據來。

但遼西將門採取瞭如果你要查得勝堡,我便把震虜堡、得勝堡的人馬事先集結過去的方法,就算你查,也是實兵實額,讓你找不出任何理由來說遼西將門吃空餉。

要不然就會謊稱前方建奴進犯,錦州已遣大軍前出兩百里迎敵,何時回返還不得知,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任你侍郎尚書也是乾瞪眼。

這兩次查驗最終還是無果而返,這讓楊嗣昌等人也是覺得臉上無光,心裡對祖大壽們的憤恨之情越來越深。

但是隨著流賊被迅速剿滅,數只官軍的快速成長,朝廷底氣越來越足之後,楊嗣昌遵照朱由檢的指示,接連駁回了遼西一如往常那樣獅子大開口的請餉報告,並且將撥付數額減去大半,這才稍稍出了心頭的一股惡氣。

“可,此事交由兵部從速辦理。遼西邊軍裁撤後,錦州總兵等人如何處置安插?”

朱由檢同意楊嗣昌的核查奏請後,馬上丟擲了第二個議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