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 (1 / 2)

經過兩百名輜重營青壯半個時辰的忙碌,堵塞住三丈多長城門洞的磚石麻包終於被基本清理乾淨,在這個時間段內,城頭的清軍在看到第一步阻擊任務失敗後,早就奉命轉移到城內後散落在各個工事後面。

周遇吉早就透過兵部繪製的輿圖對城門附近的工事有所知曉,就在青壯們完成任務撤離之後,正對城門的一門紅夷大炮進行了直射。

一枚彈丸穿過長長的門洞,將一排麻包壘砌的工事打出了一個大缺口,工事後面蝟集的清軍弓手練慘嚎聲來不及發出,就被彈丸擊倒了五六個隨後幾十名盾手遮護著兩架炮架上帶著兩個輪子的威遠將軍炮,行到了能容納六七人並行的門洞口,十幾名身著兩層鐵甲的擲彈手緊隨其後。

這種身架粗壯的炮車可以由一個壯漢推車,兩人用繩索於車前牽引前行,樣式與後世農村那種手推車相似,只不過形制上更加簡單。

這就是軍器監根據臺灣戰役後,明軍繳獲並送到京師的荷蘭人的炮車改進的,使用的火炮變成了短身管大口徑的臼炮威遠將軍炮。

最為重要的是,軍器監成功仿製出了開花彈。

經過對荷蘭人留下的開花彈拆解後,軍器監的工匠逆向推研數月,終於研製出了屬於大明自己的開花彈。

開花彈的難點在於引信所用的慢燃火藥以及如何引燃引信,必須有一種燃燒速度很穩定的慢燃火藥。

這第一個難題是火藥作坊內一名叫王順的匠人給解決了。

王順家數代都與火藥打交道,因為生計困難的緣故,他的父親經常私自制造火藥,用於製作年節時燃放的藥發傀儡(煙花)所用,王家制作的藥發傀儡因為花樣繁多、而且施放安全的緣故,深受大戶人家的喜愛,而藥發傀儡引信裡用的就是與炮彈引信類似的慢燃火藥。

正是王順靈機一動,想到了藥發傀儡升空後才爆炸的場景,於是將製作慢燃引信的法子講了出來,實驗數次之後雖然奏效,但綿紙引信容易出現從尾部就燃燒的問題,這可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後來有一名精擅木工手藝的匠人馮六子提出了用木管引信替代綿紙引信的方法,經過測試之後效果非常好。這個法子不僅解決了引信易燃的問題,還順帶解決了炮手點燃引信後再把炮彈塞入炮膛,從而帶來操作不便的問題。

木管引信的結構大體上是一段中空,兩端開口的木管,內裝燃燒速度很穩定的慢燃火藥。

木管上標有刻度,使用時炮手先估算一下發射距離,從火炮手冊裡查出距離和炮彈種類對應的飛行時間,再按引信上的旋鈕調整引爆時間,同時在引信的相應位置打個孔,最後塞進炮彈的引信孔。

這時,引信的一端露在彈體外,另一端與炮彈內的炸藥接觸。最後把炮彈塞進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

由於滑膛前裝火炮的內膛直徑略大於炮彈的直徑,發射藥爆炸時一部分火焰從炮彈和炮膛間的空隙滲透到炮彈的前方,直接點燃了引信露在炮彈外的部分,炮彈在空中飛行特定的時間後,引信按先前調整好的時間燃燒到炮彈內炸藥的位置,點燃炸藥,炮彈爆炸。

經過多達上百次的實驗後,威遠將軍炮配開花彈的技術終於穩定了下來,隨後朱由檢下旨,兵部訂製了五輛炮車送到了前線,用以檢驗實戰中的效果。

為了表彰王順和馮六子的巨大貢獻,激勵更多的工匠投身到發明創造的行動中去,朱由檢除了下旨獎勵全體參與研製的官吏工匠一千兩紋銀外,還特別獎勵王順、馮六子每人一千兩銀子的鉅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