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對於為何是寧完我率軍回返並未多想,對為何五千援軍只分出兩千人進剿側翼明軍也覺著正常,按常理推斷,這路明軍人數絕不會太多,否則自東面深入建州數百里之地,單單糧草就根本接濟不上。
在代善眼中,雖說東面突然有明軍出現這件事有些怪異,但他始終認為這是明軍採取的騷擾戰術,目的是迫使南下清軍主力分心,以達到什麼目的,只要五千八旗精銳趕過去,滅掉這小股明軍就是分分鐘的事。
代善壓根就沒想到清軍主力會敗北,並且是敗的如此迅速和徹底。
在渾河南岸撫順關附近一片起伏的丘陵上,劉國能和張文耀並肩而立,俯瞰著兩裡之外策馬奔來的十餘騎清軍探馬。在他們身後所處的丘陵緩坡下面,是近五千名明軍士卒列陣而成的紅色海洋,再遠一些則是數千名被迫隨隊的包衣,百餘名挑選出來的明軍騎著繳獲的戰馬,分成數隊負責監視著這幾千人。
“老劉,這是第幾波探馬了?建奴大軍怕不是很快就到?”
張文耀的目光掠過清軍哨騎向遠處眺望著,彷彿看到了滾滾而來的大隊清軍。
“這是第三波,反正咱們又不是俊俏的娘們,由著他們瞧就是!
甚子屁的大軍!建奴那點老底子怕不是都去了松錦,要不然咱們這一路哪來如此順妥!額估摸著這回就算建奴來打咱,人數也就幾千之數,要是咱們應對得當,這回去後總兵是沒得跑了!”
劉、張二人在攻佔赫圖阿拉之後,除了派兵搜剿周邊村莊的建奴之外,大隊人馬則留在原地好好休整了一番。
兩人經過商議,從當地遼人中挑選了兩百名上過戰陣的青壯充入軍中,將數次小規模戰鬥後形成的減員數額再次補充了起來。
經過數天修整後,將士們的體力和精力得到了充分的恢復,軍心士氣也是十分高漲,兩人遂決定繼續率隊向西,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打一下盛京,爭取自己的名聲直達聖聽。
兩人率隊從赫圖阿拉出發,沿著渾河的支流一路西行,將所過之處的大小村落全部掃蕩一遍,就這樣走走停停,於三日後抵達了薩爾滸。
狹小的薩爾滸城中本來住有五十名清軍,在得知赫圖阿拉被明軍攻破的訊息後早就連夜退往撫順,兩人也不是什麼文人墨客,對憑弔導致明清兩國攻守易勢的薩爾滸戰場毫無興趣。
眼見沒得戰利品,兩人根本沒在薩爾滸停留,直接帶著人馬繼續前行,並在第二天抵達了現在的位置。
而就在劉張所部就地歇息的同時,明軍派出去的哨騎回報,遠處已有清軍哨探身影顯現,人數當在數十騎,明軍幾名哨騎自知不敵,所以趕緊打馬回來報信。
劉國能和張文耀立即下令佈陣迎敵,二人則是上了現在的小山包向西觀瞧清軍的動向。
“老劉,說一千道一萬,額們這一路雖說又是登島又是破寨,可遇到的都是小股建奴,這仗打的才挺順暢,可若是遇上大隊建奴,你說,額們能不能打得過?聽說建奴可不好打,比當年高闖王老營還扎手咧!”
“老張,咱都走到這地界了,不打一打怎知道建奴啥樣?只要敗了建奴大隊,這盛京可就是空的了,天大的功勞在向咱們招手咧!”